地質力學的讀音 地質力學的意思
地質力學 地質力學,廣義的理解是指地質學和力學結合的邊緣學科。 不同學派對其研究內容有不同的見解,如奧地利彌勒學派認為研究內容是考慮地質因素的巖土工程的力學問題。 在中國地質學界,地質力學是指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研究中國和東亞構造的基礎上于20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一種構造地質學說。它主要是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現象,研究地殼各部分構造形變的分布及其發生、發展過程,用來揭示不同構造形變間的內在聯系。 地質力學注重構造體系的分析,特別是活動構造的活動規律和動力來源,以及斷層、褶皺等構造形跡形成的力學機理的分析,也注重研究地應力和地質因素對巖土工程的力學分析的影響,地質力學對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對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的研究有積極意義。
- 地
- 質
- 力
- 學
“地質力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ì zhì lì xué]
- 漢字注音:
- ㄉㄧˋ ㄓˋ ㄌㄧˋ ㄒㄩㄝˊ
- 簡繁字形:
- 地質力學
- 是否常用:
- 否
“地質力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運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構造,以便解決地殼運動問題的一門地質學的邊緣學科。為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所倡導而建立。
網絡解釋
地質力學
地質力學,廣義的理解是指地質學和力學結合的邊緣學科。
不同學派對其研究內容有不同的見解,如奧地利彌勒學派認為研究內容是考慮地質因素的巖土工程的力學問題。
在中國地質學界,地質力學是指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研究中國和東亞構造的基礎上于20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一種構造地質學說。它主要是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現象,研究地殼各部分構造形變的分布及其發生、發展過程,用來揭示不同構造形變間的內在聯系。
地質力學注重構造體系的分析,特別是活動構造的活動規律和動力來源,以及斷層、褶皺等構造形跡形成的力學機理的分析,也注重研究地應力和地質因素對巖土工程的力學分析的影響,地質力學對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對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的研究有積極意義。
“地質力學”的單字解釋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質】:同“質”。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學】:同“學”。
“地質力學”的相關詞語
* 地質力學的讀音是:dì zhì lì xué,地質力學的意思:地質力學 地質力學,廣義的理解是指地質學和力學結合的邊緣學科。 不同學派對其研究內容有不同的見解,如奧地利彌勒學派認為研究內容是考慮地質因素的巖土工程的力學問題。 在中國地質學界,地質力學是指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研究中國和東亞構造的基礎上于20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一種構造地質學說。它主要是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現象,研究地殼各部分構造形變的分布及其發生、發展過程,用來揭示不同構造形變間的內在聯系。 地質力學注重構造體系的分析,特別是活動構造的活動規律和動力來源,以及斷層、褶皺等構造形跡形成的力學機理的分析,也注重研究地應力和地質因素對巖土工程的力學分析的影響,地質力學對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對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的研究有積極意義。
基本解釋
運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構造,以便解決地殼運動問題的一門地質學的邊緣學科。為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所倡導而建立。地質力學
地質力學,廣義的理解是指地質學和力學結合的邊緣學科。不同學派對其研究內容有不同的見解,如奧地利彌勒學派認為研究內容是考慮地質因素的巖土工程的力學問題。
在中國地質學界,地質力學是指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研究中國和東亞構造的基礎上于20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一種構造地質學說。它主要是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現象,研究地殼各部分構造形變的分布及其發生、發展過程,用來揭示不同構造形變間的內在聯系。
地質力學注重構造體系的分析,特別是活動構造的活動規律和動力來源,以及斷層、褶皺等構造形跡形成的力學機理的分析,也注重研究地應力和地質因素對巖土工程的力學分析的影響,地質力學對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對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的研究有積極意義。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質】:同“質”。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學】: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