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人的讀音 多余的人的意思
多余的人 多余的人:19世紀俄國文學中描繪的一種貴族知識分子 多余的人:凱內爾·穆德盧佐指導電影 多余的人:2018年電影
- 多
- 余
- 的
- 人
“多余的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uō yú de rén]
- 漢字注音:
- ㄉㄨㄛ ㄩˊ ㄉㄜ ㄖㄣˊ
- 簡繁字形:
- 多餘的人
- 是否常用:
- 否
“多余的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9世紀俄國文學中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滿懷理想主義和善良的愿望,對社會有一定的批判能力,但是遠離人民,無法擺脫貴族立場,結果一事無成。代表人物有《葉甫蓋尼·奧涅金》里的奧涅金、《當代英雄》里的畢巧林、《奧勃洛摩夫》里的奧勃洛摩夫等。
網絡解釋
多余的人
多余的人:19世紀俄國文學中描繪的一種貴族知識分子
多余的人:凱內爾·穆德盧佐指導電影
多余的人:2018年電影
“多余的人”的單字解釋
【多】:1.數量大(跟“少、寡”相對):多年。多種多樣。多才多藝。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應有的數目;比原來的數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對):這句話多了一個字。你的錢給多了,還你吧。3.過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數量詞后)表示有零頭:五十多歲。兩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強多了。這樣擺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嘆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這問題多不簡單哪!8.指某種程度:無論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總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勁使多大勁。
【余】:1.剩下來的;多余的:余糧。2.零數: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稱代詞。我。4.“餘”,另同“馀”
【的】:[de]1.用在定語的后面。a)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是一般的修飾關系:鐵的紀律。幸福的生活。b)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是領屬關系:我的母親。無產階級的黨。大樓的出口。c)定語是人名或人稱代詞,中心詞是表示職務或身份的名詞,意思是這個人擔任這個職務或取得這個身份:今天開會是你的主席。誰的介紹人?d)定語是指人的名詞或人稱代詞,中心詞和前邊的動詞合起來表示一種動作,意思是這個人是所說的動作的受事:開他的玩笑。找我的麻煩。2.用來構成沒有中心詞的“的”字結構。a)代替上文所說的人或物: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菊花開了,有紅的,有黃的。b)指某一種人或物:男的。送報的。我愛吃辣的。c)表示某種情況、原因:大星期天的,你怎么不出去玩兒玩兒?。無緣無故的,你著什么急?d)用跟主語相同的人稱代詞加“的”字做賓語,表示別的事跟這個人無關或這事兒跟別人無關:這里用不著你,你只管睡你的去。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構,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推的推,拉的拉。說的說,笑的笑。大的大,小的小。3.這個用法限于過去的事情。4.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這件事兒我知道的。5.用在兩個同類的詞或詞組之后,表示“等等、之類”的意思:破銅爛鐵的,他撿來一大筐。老鄉們沏茶倒水的,待我們很親熱。6.用在兩個數量詞中間。a)表示相乘:這間屋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兩個的三個,一共五個。[dí]1.真實;實在:的當。的確。2.“的”字在口語中一般讀陰平(dī)。[dì]箭靶的中心:目的。無的放矢。眾矢之的。[dī](外)“的士”(出租車)的省稱:打的。的哥(稱男性出租車司機)。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多余的人”的相關詞語
“多余的人”造句
政府機關的改革,不但要精簡多余的人員,更要減少重疊的機構。
政府機關的改革要壓縮龐大的機構,精簡多余的人員。
我是個多余的人,做著多余的事。李宮俊
失去多余的人無所謂,畢竟留下的才是最重要的。李宮俊
瑞士國腳似乎是多余的人,在安菲爾德,他在利物浦期間給球迷的深刻“印象”。
多余的人能夠保證在意外發生時你知道將會發生什么,例如當危險發生時使人們離開工作場所。
我在人群中是個多余的人。
我發現自己在人群中是個多余的人。
這可能使男性在生寶寶的過程中成為“多余的人”,也可能使嬰兒完全成為“人造寶寶”。
約翰覺得自己是個多余的人,注視著小男孩身體的起伏,聽他的無聲哭泣,他不能離開。
* 多余的人的讀音是:duō yú de rén,多余的人的意思:多余的人 多余的人:19世紀俄國文學中描繪的一種貴族知識分子 多余的人:凱內爾·穆德盧佐指導電影 多余的人:2018年電影
基本解釋
19世紀俄國文學中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滿懷理想主義和善良的愿望,對社會有一定的批判能力,但是遠離人民,無法擺脫貴族立場,結果一事無成。代表人物有《葉甫蓋尼·奧涅金》里的奧涅金、《當代英雄》里的畢巧林、《奧勃洛摩夫》里的奧勃洛摩夫等。多余的人
多余的人:19世紀俄國文學中描繪的一種貴族知識分子多余的人:凱內爾·穆德盧佐指導電影
多余的人:2018年電影
【多】:1.數量大(跟“少、寡”相對):多年。多種多樣。多才多藝。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應有的數目;比原來的數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對):這句話多了一個字。你的錢給多了,還你吧。3.過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數量詞后)表示有零頭:五十多歲。兩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強多了。這樣擺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嘆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這問題多不簡單哪!8.指某種程度:無論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總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勁使多大勁。
【余】:1.剩下來的;多余的:余糧。2.零數: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稱代詞。我。4.“餘”,另同“馀”
【的】:[de]1.用在定語的后面。a)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是一般的修飾關系:鐵的紀律。幸福的生活。b)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是領屬關系:我的母親。無產階級的黨。大樓的出口。c)定語是人名或人稱代詞,中心詞是表示職務或身份的名詞,意思是這個人擔任這個職務或取得這個身份:今天開會是你的主席。誰的介紹人?d)定語是指人的名詞或人稱代詞,中心詞和前邊的動詞合起來表示一種動作,意思是這個人是所說的動作的受事:開他的玩笑。找我的麻煩。2.用來構成沒有中心詞的“的”字結構。a)代替上文所說的人或物: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菊花開了,有紅的,有黃的。b)指某一種人或物:男的。送報的。我愛吃辣的。c)表示某種情況、原因:大星期天的,你怎么不出去玩兒玩兒?。無緣無故的,你著什么急?d)用跟主語相同的人稱代詞加“的”字做賓語,表示別的事跟這個人無關或這事兒跟別人無關:這里用不著你,你只管睡你的去。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構,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推的推,拉的拉。說的說,笑的笑。大的大,小的小。3.這個用法限于過去的事情。4.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這件事兒我知道的。5.用在兩個同類的詞或詞組之后,表示“等等、之類”的意思:破銅爛鐵的,他撿來一大筐。老鄉們沏茶倒水的,待我們很親熱。6.用在兩個數量詞中間。a)表示相乘:這間屋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兩個的三個,一共五個。[dí]1.真實;實在:的當。的確。2.“的”字在口語中一般讀陰平(dī)。[dì]箭靶的中心:目的。無的放矢。眾矢之的。[dī](外)“的士”(出租車)的省稱:打的。的哥(稱男性出租車司機)。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政府機關的改革,不但要精簡多余的人員,更要減少重疊的機構。
政府機關的改革要壓縮龐大的機構,精簡多余的人員。
我是個多余的人,做著多余的事。李宮俊
失去多余的人無所謂,畢竟留下的才是最重要的。李宮俊
瑞士國腳似乎是多余的人,在安菲爾德,他在利物浦期間給球迷的深刻“印象”。
多余的人能夠保證在意外發生時你知道將會發生什么,例如當危險發生時使人們離開工作場所。
我在人群中是個多余的人。
我發現自己在人群中是個多余的人。
這可能使男性在生寶寶的過程中成為“多余的人”,也可能使嬰兒完全成為“人造寶寶”。
約翰覺得自己是個多余的人,注視著小男孩身體的起伏,聽他的無聲哭泣,他不能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