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的讀音 大教的意思
大教 語出:(1).重要的教導和訓戒。《禮記·樂記》:“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肆意芳訊,大教克明。” (2).尊稱別人的教言。與人接談或書信中所用的套語。《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路問來,果然問著,今幸得接大教。” (3).指佛教。 晉 無名氏 《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初是大教流行 江 東,經卷未備,禪法無聞,律藏多闕。”
- 大
- 教
“大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jiào]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ㄐㄧㄠ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大教”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重要的教導和訓戒。 2.尊稱別人的教言。與人接談或書信中所用的套語。 3.指佛教。
網絡解釋
大教
語出:(1).重要的教導和訓戒。《禮記·樂記》:“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肆意芳訊,大教克明。” (2).尊稱別人的教言。與人接談或書信中所用的套語。《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路問來,果然問著,今幸得接大教。” (3).指佛教。 晉 無名氏 《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初是大教流行 江 東,經卷未備,禪法無聞,律藏多闕。”
“大教”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教】:[jiào]1.教導;教育:管教。請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讓:教他無計可施。教我十分為難。[jiāo]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教唱歌。教小孩兒識字。師傅把技術教給徒弟。
“大教”的相關詞語
* 大教的讀音是:dà jiào,大教的意思:大教 語出:(1).重要的教導和訓戒。《禮記·樂記》:“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肆意芳訊,大教克明。” (2).尊稱別人的教言。與人接談或書信中所用的套語。《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路問來,果然問著,今幸得接大教。” (3).指佛教。 晉 無名氏 《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初是大教流行 江 東,經卷未備,禪法無聞,律藏多闕。”
基本解釋
1.重要的教導和訓戒。 2.尊稱別人的教言。與人接談或書信中所用的套語。 3.指佛教。大教
語出:(1).重要的教導和訓戒。《禮記·樂記》:“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肆意芳訊,大教克明。” (2).尊稱別人的教言。與人接談或書信中所用的套語。《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路問來,果然問著,今幸得接大教。” (3).指佛教。 晉 無名氏 《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初是大教流行 江 東,經卷未備,禪法無聞,律藏多闕。”【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教】:[jiào]1.教導;教育:管教。請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讓:教他無計可施。教我十分為難。[jiāo]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教唱歌。教小孩兒識字。師傅把技術教給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