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大辟的讀音 大辟的意思

    大辟 大辟是中國古代五刑之一。隋以前死刑的通稱。隋唐以后五刑刑名不用大辟,稱“死刑”。(1)周代的大辟,據《刑書釋名》分為七等,1.斬,誅之斧鉞;2.殺,殺以刀刃棄市,即刑于市,與眾共棄之;3.搏,去其衣而磔之;4.焚,以火燒殺之;5.辜磔之,指焚裂尸體;6.踣,斃之于市場;7.罄,縊之使斃于隱處。(2)秦代的大辟,有:1.斬;2.梟首;3.車裂;4.棄市;5.腰斬;6.體解即支解;7.磔;8.蒺藜等。又據《漢書·刑法志》大辟復有:1.鑿顛,鑿去頂顛;2.抽脅,抽去肋脅;3.鑊烹,在鍋里煮死。(3)漢時稱廢除秦苛酷之刑,然漢初誅戮功臣仍有夷三族之令,不但五刑俱全,而且揃其骨肉于市。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廢除以上酷刑后,大辟之刑為腰斬、棄市、梟首、磔。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又改磔為棄市。 大辟是古五刑之一,初謂五刑中的死刑,俗稱砍頭,隋后泛指一切死刑。語出《書·呂刑》:“大辟疑赦,其罰千鍰。”"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清· 方苞《獄中雜記》

    “大辟”的讀音

    拼音讀音
    [dà bì]
    漢字注音:
    ㄉㄚˋ ㄅㄧ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大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大辟 dàpì

    [capital punishment;sentence of death;crime punishable by death] 古代五刑之一,死刑

    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清· 方苞《獄中雜記》

    辭典解釋

    大辟  dà pì  ㄉㄚˋ ㄆㄧˋ  

    死刑。古代五刑的一種。
    《禮記.文王世子》:「刑獄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則曰某之罪在大辟。」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一上刑罰,僧徒熬苦不過,只得從實供招,就押到寺中起贓來為證,問成大辟,立時處決。」

    英語 death sentence, crime punishable by death

    網絡解釋

    大辟

    大辟是中國古代五刑之一。隋以前死刑的通稱。隋唐以后五刑刑名不用大辟,稱“死刑”。(1)周代的大辟,據《刑書釋名》分為七等,1.斬,誅之斧鉞;2.殺,殺以刀刃棄市,即刑于市,與眾共棄之;3.搏,去其衣而磔之;4.焚,以火燒殺之;5.辜磔之,指焚裂尸體;6.踣,斃之于市場;7.罄,縊之使斃于隱處。(2)秦代的大辟,有:1.斬;2.梟首;3.車裂;4.棄市;5.腰斬;6.體解即支解;7.磔;8.蒺藜等。又據《漢書·刑法志》大辟復有:1.鑿顛,鑿去頂顛;2.抽脅,抽去肋脅;3.鑊烹,在鍋里煮死。(3)漢時稱廢除秦苛酷之刑,然漢初誅戮功臣仍有夷三族之令,不但五刑俱全,而且揃其骨肉于市。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廢除以上酷刑后,大辟之刑為腰斬、棄市、梟首、磔。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又改磔為棄市。
    大辟是古五刑之一,初謂五刑中的死刑,俗稱砍頭,隋后泛指一切死刑。語出《書·呂刑》:“大辟疑赦,其罰千鍰。”"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清· 方苞《獄中雜記》
    大辟

    “大辟”的單字解釋

    】:[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2.古同“”。
    】:[bì]1.君主:復辟。2.姓。3.排除:辟邪。4.同“”。5.帝王召見并授予官職:辟舉(征召和薦舉)。[pī][辟頭](pītóu)同“劈頭”。[pì]1.透徹:精辟。透辟。2.駁斥或排除(不正確的言論或謠言):辟謠。辟邪說。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大辟”的相關詞語

    “大辟”造句

    時明帝喜發舉,數有以輕微而致大辟者,朗終不能有所諫止,又未嘗進一善人,帝亦以是親愛;每顧問之,多呼其小字阿穌,數加賞賜,為起大第於京城中。

    盡削圣武所用酷峻之法,廢酷刑十三種,減大辟九十六條,減流入徙者七十條,削繁去蠢,寬仁慎刑。

    十月十二日昧爽以前,大辟罪以下,罪無輕重,已發沉,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系囚見徒,常赦所不愿者,咸赦除之。

    獄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檢驗。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

    (隋前)墨劓刖宮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三當家的手舞大刀邊砍邊罵,又是一個仰頭大辟,不過剛剛舉起的大刀,怎么也沒有落下來。

    大辟之刀完美的滿足了這個條件。

    有司奏壹大辟,或以為宜加焚裂,用彰元惡。

    制奉先縣同赤縣,以所管萬三百戶供陵寢,三府兵馬供宿衛,曲赦縣內大辟罪已下。

    * 大辟的讀音是:dà bì,大辟的意思:大辟 大辟是中國古代五刑之一。隋以前死刑的通稱。隋唐以后五刑刑名不用大辟,稱“死刑”。(1)周代的大辟,據《刑書釋名》分為七等,1.斬,誅之斧鉞;2.殺,殺以刀刃棄市,即刑于市,與眾共棄之;3.搏,去其衣而磔之;4.焚,以火燒殺之;5.辜磔之,指焚裂尸體;6.踣,斃之于市場;7.罄,縊之使斃于隱處。(2)秦代的大辟,有:1.斬;2.梟首;3.車裂;4.棄市;5.腰斬;6.體解即支解;7.磔;8.蒺藜等。又據《漢書·刑法志》大辟復有:1.鑿顛,鑿去頂顛;2.抽脅,抽去肋脅;3.鑊烹,在鍋里煮死。(3)漢時稱廢除秦苛酷之刑,然漢初誅戮功臣仍有夷三族之令,不但五刑俱全,而且揃其骨肉于市。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廢除以上酷刑后,大辟之刑為腰斬、棄市、梟首、磔。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又改磔為棄市。 大辟是古五刑之一,初謂五刑中的死刑,俗稱砍頭,隋后泛指一切死刑。語出《書·呂刑》:“大辟疑赦,其罰千鍰。”"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清· 方苞《獄中雜記》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