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讀音 太平天國的意思
- 太
- 平
- 天
- 國
“太平天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ài píng tiān guó]
- 漢字注音:
- ㄊㄞˋ ㄆㄧㄥˊ ㄊㄧㄢ ㄍㄨㄛˊ
- 簡繁字形:
- 太平天國
- 是否常用:
- 是
“太平天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太平天國”的單字解釋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天】: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太平天國”的相關詞語
“太平天國”造句
太平天國起義的原因是由于官逼*反,這也是封建統治腐敗的結果。
到了后期,太平天國君臣猜忌,禍起蕭墻,終于導致了它的失敗。
洪秀全樹起太平天國大旗后,天下一呼百應,匯成了聲勢浩大的起義洪流。
清朝與太平天國雙方對壘斗殺,戰亂經年,兵連禍結,人心惶恐,社會動蕩迷亂,給人們心理上造成嚴重的危機感,越是覺得無法把握時局動向和個人命運,便越要訴諸異己的神秘力量。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此起彼落,大大地動搖了封建統治。
太平天國毀偶象,廢祠祭,在當時絕大多數的封建文人來說,簡直是如喪考妣。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后期一員威震四方的名將,而被俘后卻英雄氣短,寫下了數萬字的供狀,留給后人一個待解之謎。
當勢態嚴重時,例如,“太平天國起義”,據說中國人打得非常勇猛頑強,特別是他們在有良帥驍將時更是如此。
洪仁玕與西方傳教士的關系是太平天國外交關系的晴雨表。
稅關與海關問題是太平天國歷史上一個重要問題,涉及太平天國的經濟制度和對外政策。
* 太平天國的讀音是:tài píng tiān guó,太平天國的意思: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天】: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太平天國起義的原因是由于官逼*反,這也是封建統治腐敗的結果。
到了后期,太平天國君臣猜忌,禍起蕭墻,終于導致了它的失敗。
洪秀全樹起太平天國大旗后,天下一呼百應,匯成了聲勢浩大的起義洪流。
清朝與太平天國雙方對壘斗殺,戰亂經年,兵連禍結,人心惶恐,社會動蕩迷亂,給人們心理上造成嚴重的危機感,越是覺得無法把握時局動向和個人命運,便越要訴諸異己的神秘力量。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此起彼落,大大地動搖了封建統治。
太平天國毀偶象,廢祠祭,在當時絕大多數的封建文人來說,簡直是如喪考妣。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后期一員威震四方的名將,而被俘后卻英雄氣短,寫下了數萬字的供狀,留給后人一個待解之謎。
當勢態嚴重時,例如,“太平天國起義”,據說中國人打得非常勇猛頑強,特別是他們在有良帥驍將時更是如此。
洪仁玕與西方傳教士的關系是太平天國外交關系的晴雨表。
稅關與海關問題是太平天國歷史上一個重要問題,涉及太平天國的經濟制度和對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