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書的讀音 委託書的意思
委托書 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委托人在行使權力時需出具委托人的法律文書。而委托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托事項。被委托人如果做出違背國家法律的任何權益,委托人有權終止委托協議,在委托人的委托書上的合法權益內,被委托人行使的全部職責和責任都將由委托人承擔,被委托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 委
- 託
- 書
“委託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ěi tuō shū]
- 漢字注音:
- ㄨㄟˇ ㄊㄨㄛ ㄕㄨ
- 簡繁字形:
- 委托書
- 是否常用:
- 否
“委託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委托書 wěituōshū
[trust instrument] 建立委托關系的合法文件(如遺囑、契約或委托聲明)
辭典解釋
委托書 wěi tuō shū ㄨㄟˇ ㄊㄨㄛ ㄕㄨ 某些會議或事務上,欲請他人代表出席或代辦時,所須填寫的一種專門書類。
英語 commission, proxy, power of attorney, authorization, warrant
德語 (schriftliche)? Vollmacht (S)?, Auftragsschreiben (S)?
網絡解釋
委托書
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委托人在行使權力時需出具委托人的法律文書。而委托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托事項。被委托人如果做出違背國家法律的任何權益,委托人有權終止委托協議,在委托人的委托書上的合法權益內,被委托人行使的全部職責和責任都將由委托人承擔,被委托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委託書”的單字解釋
【委】:[wěi]1.把事情交給別人辦:委托。委以重任。2.拋棄:委棄。委之于地。3.推卸:委罪于人。4.曲折:委婉。5.頹喪;不振作:委頓。6.確實:委實。7.水流匯聚的地方,水的下游;事情的結尾:窮源竟委。[wēi]1.〔委蛇〕2.敷衍;應付:虛與委。3.同“逶迤”蛇(yí)。
【託】:1.寄,暫放:託身,託售。託兒所。2.請求、幫助:請託。懇託。3.借故推諉躲避:推託。假託。4.依賴:託福。託庇。5.委任:託付。委託。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委託書”的相關詞語
* 委託書的讀音是:wěi tuō shū,委託書的意思:委托書 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委托人在行使權力時需出具委托人的法律文書。而委托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托事項。被委托人如果做出違背國家法律的任何權益,委托人有權終止委托協議,在委托人的委托書上的合法權益內,被委托人行使的全部職責和責任都將由委托人承擔,被委托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基本解釋
委托書 wěituōshū
[trust instrument] 建立委托關系的合法文件(如遺囑、契約或委托聲明)
辭典解釋
委托書 wěi tuō shū ㄨㄟˇ ㄊㄨㄛ ㄕㄨ某些會議或事務上,欲請他人代表出席或代辦時,所須填寫的一種專門書類。
英語 commission, proxy, power of attorney, authorization, warrant
德語 (schriftliche)? Vollmacht (S)?, Auftragsschreiben (S)?
委托書
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委托人在行使權力時需出具委托人的法律文書。而委托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托事項。被委托人如果做出違背國家法律的任何權益,委托人有權終止委托協議,在委托人的委托書上的合法權益內,被委托人行使的全部職責和責任都將由委托人承擔,被委托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委】:[wěi]1.把事情交給別人辦:委托。委以重任。2.拋棄:委棄。委之于地。3.推卸:委罪于人。4.曲折:委婉。5.頹喪;不振作:委頓。6.確實:委實。7.水流匯聚的地方,水的下游;事情的結尾:窮源竟委。[wēi]1.〔委蛇〕2.敷衍;應付:虛與委。3.同“逶迤”蛇(yí)。
【託】:1.寄,暫放:託身,託售。託兒所。2.請求、幫助:請託。懇託。3.借故推諉躲避:推託。假託。4.依賴:託福。託庇。5.委任:託付。委託。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