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弟力田的讀音 孝弟力田的意思
孝弟力田 孝弟力田,漢選拔官事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時,名義上是獎勵有孝弟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
- 孝
- 弟
- 力
- 田
“孝弟力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ào dì lì tián]
- 漢字注音:
- ㄒㄧㄠˋ ㄉㄧˋ ㄌㄧˋ ㄊㄧ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孝弟力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孝悌力田"。 2.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時,名義上是獎勵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時,與"三老"同為郡縣中掌教化的鄉官。 3.唐代科舉選士的科目之一。 辭典解釋
孝弟力田 xiào tì lì tián ㄒㄧㄠˋ ㄊㄧˋ ㄌㄧˋ ㄊㄧㄢˊ 漢代選舉官吏的科目。以孝弟為天下的大順,力田為民生的本源而得名。
《漢書.卷二.惠帝紀》:「春正月,舉民孝弟力田者復其身。」
網絡解釋
孝弟力田
孝弟力田,漢選拔官事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時,名義上是獎勵有孝弟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
“孝弟力田”的單字解釋
【孝】:1.孝順:孝子。盡孝。2.舊時尊長死后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守孝。3.喪服:穿孝。戴孝。4.姓。
【弟】:[dì]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弟弟。兄弟。2.親戚或親族間輩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表弟。堂弟。3.稱同輩比自己年紀小的男性:老弟。師弟。4.學生對老師自稱或別人指稱:弟子。徒弟。5.古同“第”,次序。6.古同“第”,但。[tì]古同“悌”,孝悌。[tuí]〔弟靡〕頹唐;柔順。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田】: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麥田。棉田。2.蘊藏礦物可供開采的地帶。專用于某些生產的土地:油田。鹽田。3.同“佃(tián)”。4.同“畋”。
“孝弟力田”的相關詞語
* 孝弟力田的讀音是:xiào dì lì tián,孝弟力田的意思:孝弟力田 孝弟力田,漢選拔官事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時,名義上是獎勵有孝弟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
基本解釋
1.亦作"孝悌力田"。 2.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時,名義上是獎勵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時,與"三老"同為郡縣中掌教化的鄉官。 3.唐代科舉選士的科目之一。辭典解釋
孝弟力田 xiào tì lì tián ㄒㄧㄠˋ ㄊㄧˋ ㄌㄧˋ ㄊㄧㄢˊ漢代選舉官吏的科目。以孝弟為天下的大順,力田為民生的本源而得名。
《漢書.卷二.惠帝紀》:「春正月,舉民孝弟力田者復其身。」
孝弟力田
孝弟力田,漢選拔官事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時,名義上是獎勵有孝弟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孝】:1.孝順:孝子。盡孝。2.舊時尊長死后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守孝。3.喪服:穿孝。戴孝。4.姓。
【弟】:[dì]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弟弟。兄弟。2.親戚或親族間輩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表弟。堂弟。3.稱同輩比自己年紀小的男性:老弟。師弟。4.學生對老師自稱或別人指稱:弟子。徒弟。5.古同“第”,次序。6.古同“第”,但。[tì]古同“悌”,孝悌。[tuí]〔弟靡〕頹唐;柔順。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田】: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麥田。棉田。2.蘊藏礦物可供開采的地帶。專用于某些生產的土地:油田。鹽田。3.同“佃(tián)”。4.同“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