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捉的讀音 守捉的意思
守捉 守捉,唐制,是唐朝在邊地的駐軍機構,其主要分布在隴右道與西域,大致于今天甘肅、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及新疆。唐代邊兵守戍者,大者稱軍,小者稱守捉、城、鎮,各機構皆有使。
- 守
- 捉
“守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ǒu zhuō]
- 漢字注音:
- ㄕㄡˇ ㄓㄨㄛ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守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唐制,軍隊戍守之地,較大者稱軍,小者稱守捉,其下則有城有鎮。 2.把守。
網絡解釋
守捉
守捉,唐制,是唐朝在邊地的駐軍機構,其主要分布在隴右道與西域,大致于今天甘肅、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及新疆。唐代邊兵守戍者,大者稱軍,小者稱守捉、城、鎮,各機構皆有使。
“守捉”的單字解釋
【守】:1.護衛;防守。與“攻”相對:守衛。堅守陣地。2.遵循;遵守:守約。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門。守著病人。4.挨著;靠近:守著水的地方可多種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捉】:1.握;抓:捉筆。捉襟見肘。2.使人或動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賊。貓捉老鼠。
“守捉”的相關詞語
* 守捉的讀音是:shǒu zhuō,守捉的意思:守捉 守捉,唐制,是唐朝在邊地的駐軍機構,其主要分布在隴右道與西域,大致于今天甘肅、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及新疆。唐代邊兵守戍者,大者稱軍,小者稱守捉、城、鎮,各機構皆有使。
基本解釋
1.唐制,軍隊戍守之地,較大者稱軍,小者稱守捉,其下則有城有鎮。 2.把守。守捉
守捉,唐制,是唐朝在邊地的駐軍機構,其主要分布在隴右道與西域,大致于今天甘肅、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及新疆。唐代邊兵守戍者,大者稱軍,小者稱守捉、城、鎮,各機構皆有使。【守】:1.護衛;防守。與“攻”相對:守衛。堅守陣地。2.遵循;遵守:守約。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門。守著病人。4.挨著;靠近:守著水的地方可多種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捉】:1.握;抓:捉筆。捉襟見肘。2.使人或動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賊。貓捉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