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吳體的讀音 富吳體的意思
富吳體 【詞語】:富吳體 【注音】:fù wú tǐ 【釋義】:1.唐富嘉謨﹑吳少微皆為進士,同官相友。時人文章多尚徐(徐陵)庾(庾信),以雕琢為工,而兩人所作,以古文為本,厚重雄邁,時人遂爭相摹仿,號"富吳體",又稱"吳富體"。參閱《舊唐書.文苑傳中.富嘉謨》。
- 富
- 吳
- 體
“富吳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ù wú tǐ]
- 漢字注音:
- ㄈㄨˋ ㄨˊ ㄊㄧˇ
- 簡繁字形:
- 富吳體
- 是否常用:
- 否
“富吳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富嘉謨﹑吳少微皆為進士,同官相友。時人文章多尚徐(徐陵)庾(庾信),以雕琢為工,而兩人所作,以古文為本,厚重雄邁,時人遂爭相摹仿,號"富吳體",又稱"吳富體"。參閱《舊唐書.文苑傳中.富嘉謨》。
網絡解釋
富吳體
【詞語】:富吳體
【注音】:fù wú tǐ
【釋義】:1.唐富嘉謨﹑吳少微皆為進士,同官相友。時人文章多尚徐(徐陵)庾(庾信),以雕琢為工,而兩人所作,以古文為本,厚重雄邁,時人遂爭相摹仿,號"富吳體",又稱"吳富體"。參閱《舊唐書.文苑傳中.富嘉謨》。
“富吳體”的單字解釋
【富】:1.財產多(跟“貧、窮”相對):富裕。富有。富戶。農村富了。2.使變富:富國強兵。富民政策。3.資源;財產:富源。財富。4.豐富;多:富饒。富于養分。5.姓。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富吳體”的相關詞語
* 富吳體的讀音是:fù wú tǐ,富吳體的意思:富吳體 【詞語】:富吳體 【注音】:fù wú tǐ 【釋義】:1.唐富嘉謨﹑吳少微皆為進士,同官相友。時人文章多尚徐(徐陵)庾(庾信),以雕琢為工,而兩人所作,以古文為本,厚重雄邁,時人遂爭相摹仿,號"富吳體",又稱"吳富體"。參閱《舊唐書.文苑傳中.富嘉謨》。
基本解釋
唐富嘉謨﹑吳少微皆為進士,同官相友。時人文章多尚徐(徐陵)庾(庾信),以雕琢為工,而兩人所作,以古文為本,厚重雄邁,時人遂爭相摹仿,號"富吳體",又稱"吳富體"。參閱《舊唐書.文苑傳中.富嘉謨》。富吳體
【詞語】:富吳體【注音】:fù wú tǐ
【釋義】:1.唐富嘉謨﹑吳少微皆為進士,同官相友。時人文章多尚徐(徐陵)庾(庾信),以雕琢為工,而兩人所作,以古文為本,厚重雄邁,時人遂爭相摹仿,號"富吳體",又稱"吳富體"。參閱《舊唐書.文苑傳中.富嘉謨》。
【富】:1.財產多(跟“貧、窮”相對):富裕。富有。富戶。農村富了。2.使變富:富國強兵。富民政策。3.資源;財產:富源。財富。4.豐富;多:富饒。富于養分。5.姓。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