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察爲明的讀音 察察爲明的意思
【解釋】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專在細枝末節上顯示精明。【出處】《晉書·皇甫謐傳》:“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示例】恰好遇了一位兩江總督,最是以~的,聽見人說這管帶不懂駕駛,便要親自去考察。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近義詞】察察而明【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自以為精明而得意
- 察
- 察
- 爲
- 明
“察察爲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á chá wéi míng]
- 漢字注音:
- ㄔㄚˊ ㄔㄚˊ ㄨㄟˊ ㄇㄧㄥˊ
- 簡繁字形:
- 察察為明
- 是否常用:
- 否
“察察爲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察察為明 cháchá-wéimíng
[astute on petty things;be keen in trivial matters;take fault-finding for smartness] 以苛察小事來顯示精明
辭典解釋
察察為明 chá chá wéi míng ㄔㄚˊ ㄔㄚˊ ㄨㄟˊ ㄇㄧㄥˊ 專就小處詳察,自以為精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八回》:「恰好遇了一位兩江總督,最是以察察為明的。」也作「察察而明」。
網絡解釋
【解釋】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專在細枝末節上顯示精明。
【出處】《晉書·皇甫謐傳》:“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示例】恰好遇了一位兩江總督,最是以~的,聽見人說這管帶不懂駕駛,便要親自去考察。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
【近義詞】察察而明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自以為精明而得意
“察察爲明”的單字解釋
【察】:1.仔細看;調查:觀~|考~|~其言,觀其行。2.(Chá)姓。
【察】:1.仔細看;調查:觀~|考~|~其言,觀其行。2.(Chá)姓。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察察爲明”的相關詞語
* 察察爲明的讀音是:chá chá wéi míng,察察爲明的意思:【解釋】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專在細枝末節上顯示精明。【出處】《晉書·皇甫謐傳》:“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示例】恰好遇了一位兩江總督,最是以~的,聽見人說這管帶不懂駕駛,便要親自去考察。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近義詞】察察而明【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自以為精明而得意
基本解釋
察察為明 cháchá-wéimíng
[astute on petty things;be keen in trivial matters;take fault-finding for smartness] 以苛察小事來顯示精明
辭典解釋
察察為明 chá chá wéi míng ㄔㄚˊ ㄔㄚˊ ㄨㄟˊ ㄇㄧㄥˊ專就小處詳察,自以為精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八回》:「恰好遇了一位兩江總督,最是以察察為明的。」也作「察察而明」。
【解釋】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專在細枝末節上顯示精明。
【出處】《晉書·皇甫謐傳》:“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示例】恰好遇了一位兩江總督,最是以~的,聽見人說這管帶不懂駕駛,便要親自去考察。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
【近義詞】察察而明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自以為精明而得意
【察】:1.仔細看;調查:觀~|考~|~其言,觀其行。2.(Chá)姓。
【察】:1.仔細看;調查:觀~|考~|~其言,觀其行。2.(Chá)姓。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