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邑的讀音 封邑的意思
封邑 (詞語解釋)《封邑》,作者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 作品原文 封 邑 宋·劉克莊 發似蘆花面削瓜,躬圭錦襖忽高華。 愿還封邑九百戶,小筑茆茨三兩家。
- 封
- 邑
“封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g yì]
- 漢字注音:
- ㄈㄥ ㄧ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封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以領地或食邑。指領地、食邑。
網絡解釋
封邑 (詞語解釋)
《封邑》,作者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
作品原文
封 邑
宋·劉克莊
發似蘆花面削瓜,躬圭錦襖忽高華。
愿還封邑九百戶,小筑茆茨三兩家。
“封邑”的單字解釋
【封】:1.古時帝王把爵位(有時連土地)或稱號賜給臣子:封王。分封諸侯。2.姓。3.封閉:查封。封河。大雪封山。封住瓶口。把信封起來。4.(封兒)封起來的或用來封東西的紙包或紙袋:賞封。信封。5.用于封起來的東西:一封信。一封銀子。
【邑】:1.泛指城市:通都大邑。2.縣。
“封邑”的相關成語
“封邑”的相關詞語
“封邑”造句
上海春秋為吳國地,戰國時為楚國春申君封邑,開端建城。
此地有一座莊院,乃是鄙國成碧夫人的別院,展某的封邑與成碧夫人的封邑相鄰,兩家向來友好。
更多人主張,西周燕都即召公奭的封邑在今房山琉璃河,由文獻和考古雙重證明城邑始建于西周成王之時。
明城是夏國第二大城,也是夏承一嫡親娘舅的封邑。
東戚城址位于今河南濮陽縣戚城村,曾是衛國公族孫氏的封邑,在東周列國爭霸史上居有重要地位。
西漢初,田文之孫田國、田陵到竹邑(今安徽省宿縣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為薛氏。
鷙心胸狹窄妒賢嫉能,因嫉妒堯的才能,怕堯拉攏群臣與他爭位,便把堯和他的另外兩位弟弟棄和契都趕回到封邑去。
在商洛這塊土地上,曾經演繹著夏禹治水、倉頡造字、商鞅封邑、四晧隱居、闖王屯兵等一個個鮮活的歷史故事。
齊國的君主齊頃公的兒子被封于楂,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的封邑作為自己的姓氏,成為楂姓,后來將木字旁省去了,于是遂成為查姓。
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紹袁術兩兄弟,一對高干子弟,不過仗著老子娘的余蔭,依賴先人光榮,在那里食采封邑,衣冠盛事,其實不過尸位素餐罷了。
* 封邑的讀音是:fēng yì,封邑的意思:封邑 (詞語解釋)《封邑》,作者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 作品原文 封 邑 宋·劉克莊 發似蘆花面削瓜,躬圭錦襖忽高華。 愿還封邑九百戶,小筑茆茨三兩家。
基本解釋
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以領地或食邑。指領地、食邑。封邑 (詞語解釋)
《封邑》,作者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作品原文
封 邑
宋·劉克莊
發似蘆花面削瓜,躬圭錦襖忽高華。
愿還封邑九百戶,小筑茆茨三兩家。
【封】:1.古時帝王把爵位(有時連土地)或稱號賜給臣子:封王。分封諸侯。2.姓。3.封閉:查封。封河。大雪封山。封住瓶口。把信封起來。4.(封兒)封起來的或用來封東西的紙包或紙袋:賞封。信封。5.用于封起來的東西:一封信。一封銀子。
【邑】:1.泛指城市:通都大邑。2.縣。
上海春秋為吳國地,戰國時為楚國春申君封邑,開端建城。
此地有一座莊院,乃是鄙國成碧夫人的別院,展某的封邑與成碧夫人的封邑相鄰,兩家向來友好。
更多人主張,西周燕都即召公奭的封邑在今房山琉璃河,由文獻和考古雙重證明城邑始建于西周成王之時。
明城是夏國第二大城,也是夏承一嫡親娘舅的封邑。
東戚城址位于今河南濮陽縣戚城村,曾是衛國公族孫氏的封邑,在東周列國爭霸史上居有重要地位。
西漢初,田文之孫田國、田陵到竹邑(今安徽省宿縣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為薛氏。
鷙心胸狹窄妒賢嫉能,因嫉妒堯的才能,怕堯拉攏群臣與他爭位,便把堯和他的另外兩位弟弟棄和契都趕回到封邑去。
在商洛這塊土地上,曾經演繹著夏禹治水、倉頡造字、商鞅封邑、四晧隱居、闖王屯兵等一個個鮮活的歷史故事。
齊國的君主齊頃公的兒子被封于楂,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的封邑作為自己的姓氏,成為楂姓,后來將木字旁省去了,于是遂成為查姓。
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紹袁術兩兄弟,一對高干子弟,不過仗著老子娘的余蔭,依賴先人光榮,在那里食采封邑,衣冠盛事,其實不過尸位素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