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舌的讀音 常山舌的意思
常山舌 唐代安祿山叛亂,常山太守顏杲卿因城陷被俘,罵不絕口,祿山割其舌,問:‘復能罵否?”杲卿乃不屈而死(見《新唐書·顏杲卿傳》)。后以“常山舌”指其事,為寧死不屈之典。宋文天祥《正氣歌》:“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 常
- 山
- 舌
“常山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áng shān shé]
- 漢字注音:
- ㄔㄤˊ ㄕㄢ ㄕㄜ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常山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新唐書.顏杲卿傳》載:"杲卿至洛陽,祿山怒曰:'吾擢爾太守,何所負而反?'杲卿瞋目罵曰:'汝營州牧羊羯奴耳,竊荷恩寵,天子負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義,恨不斬汝以謝上,乃從爾反耶?'祿山不勝忿,縛之天津橋柱,節解以肉啖之,詈不絕,賊鉤斷其舌,曰:'能復罵否?'杲卿含胡而絶。"顏杲卿為常山太守,后因以"常山舌"作寧死不屈之典。
網絡解釋
常山舌
唐代安祿山叛亂,常山太守顏杲卿因城陷被俘,罵不絕口,祿山割其舌,問:‘復能罵否?”杲卿乃不屈而死(見《新唐書·顏杲卿傳》)。后以“常山舌”指其事,為寧死不屈之典。宋文天祥《正氣歌》:“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常山舌”的單字解釋
【常】: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識。常態。2.不變的;固定的:常數。冬夏常青。3.時常;常常:常來常往。我們常見面。4.指倫常:三綱五常。5.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舌】:1.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舌。2.鈴或鐸中的錘。
“常山舌”的相關詞語
* 常山舌的讀音是:cháng shān shé,常山舌的意思:常山舌 唐代安祿山叛亂,常山太守顏杲卿因城陷被俘,罵不絕口,祿山割其舌,問:‘復能罵否?”杲卿乃不屈而死(見《新唐書·顏杲卿傳》)。后以“常山舌”指其事,為寧死不屈之典。宋文天祥《正氣歌》:“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基本解釋
《新唐書.顏杲卿傳》載:"杲卿至洛陽,祿山怒曰:'吾擢爾太守,何所負而反?'杲卿瞋目罵曰:'汝營州牧羊羯奴耳,竊荷恩寵,天子負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義,恨不斬汝以謝上,乃從爾反耶?'祿山不勝忿,縛之天津橋柱,節解以肉啖之,詈不絕,賊鉤斷其舌,曰:'能復罵否?'杲卿含胡而絶。"顏杲卿為常山太守,后因以"常山舌"作寧死不屈之典。常山舌
唐代安祿山叛亂,常山太守顏杲卿因城陷被俘,罵不絕口,祿山割其舌,問:‘復能罵否?”杲卿乃不屈而死(見《新唐書·顏杲卿傳》)。后以“常山舌”指其事,為寧死不屈之典。宋文天祥《正氣歌》:“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常】: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識。常態。2.不變的;固定的:常數。冬夏常青。3.時常;常常:常來常往。我們常見面。4.指倫常:三綱五常。5.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舌】:1.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舌。2.鈴或鐸中的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