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裾折檻的讀音 引裾折檻的意思
三國魏文帝要從冀州遷十萬戶去河南,群臣上諫,不聽。辛毗又諫,文帝不答而入內。辛毗拉住其衣襟,繼續進諫,終于使文帝答應徙其半。見《三國志·魏志·辛毗傳》。漢槐里令朱云上書成帝,請賜劍以斬佞臣安昌侯張禹。成帝大怒,命將朱云斬首。御史將他押下殿去,云攀殿檻不放,殿檻為之折。見《漢書·朱云傳》。后因以“引裾折檻”為臣子犯死直諫不休的典實。
- 引
- 裾
- 折
- 檻
“引裾折檻”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n jū shé kǎn]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引裾折檻
- 是否常用:
- 否
“引裾折檻”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三國魏文帝要從冀州遷十萬戶去河南,群臣上諫,不聽。辛毗又諫,文帝不答而入內。辛毗拉住其衣襟,繼續進諫,終于使文帝答應徙其半。見《三國志·魏志·辛毗傳》。漢槐里令朱云上書成帝,請賜劍以斬佞臣安昌侯張禹。成帝大怒,命將朱云斬首。御史將他押下殿去,云攀殿檻不放,殿檻為之折。見《漢書·朱云傳》。后因以“引裾折檻”為臣子犯死直諫不休的典實。
網絡解釋
“引裾折檻”的單字解釋
【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
【裾】:1.衣服的大襟。2.衣服的前后部分。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檻】:[kǎn]門檻;門限。[jiàn]1.欄桿。2.關禽獸的木籠;囚籠:獸檻。檻車(古代運送囚犯的車)。
“引裾折檻”的相關詞語
* 引裾折檻的讀音是:yǐn jū shé kǎn,引裾折檻的意思: 三國魏文帝要從冀州遷十萬戶去河南,群臣上諫,不聽。辛毗又諫,文帝不答而入內。辛毗拉住其衣襟,繼續進諫,終于使文帝答應徙其半。見《三國志·魏志·辛毗傳》。漢槐里令朱云上書成帝,請賜劍以斬佞臣安昌侯張禹。成帝大怒,命將朱云斬首。御史將他押下殿去,云攀殿檻不放,殿檻為之折。見《漢書·朱云傳》。后因以“引裾折檻”為臣子犯死直諫不休的典實。
基本解釋
三國魏文帝要從冀州遷十萬戶去河南,群臣上諫,不聽。辛毗又諫,文帝不答而入內。辛毗拉住其衣襟,繼續進諫,終于使文帝答應徙其半。見《三國志·魏志·辛毗傳》。漢槐里令朱云上書成帝,請賜劍以斬佞臣安昌侯張禹。成帝大怒,命將朱云斬首。御史將他押下殿去,云攀殿檻不放,殿檻為之折。見《漢書·朱云傳》。后因以“引裾折檻”為臣子犯死直諫不休的典實。【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
【裾】:1.衣服的大襟。2.衣服的前后部分。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檻】:[kǎn]門檻;門限。[jiàn]1.欄桿。2.關禽獸的木籠;囚籠:獸檻。檻車(古代運送囚犯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