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之學的讀音 心性之學的意思
心性之學 1 基本信息: 心性之學屬于中國傳統哲學研究的范疇。舉凡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無不涉及這個范疇。 2 詳細釋義: 心,本心,良心;性,本性,佛性。心性之學是關乎人之所以為人的學問。 3 辨析: 心性之學中的三個關鍵詞語: (1)“心”,特指“本心”,不是一般心理學意義的心; (2)“性”,特指“本性”,不是一般“性別”、“性質”的“性”; (3)“學”,也不是一般的知識、技能的學習,而是特指關乎人的內在品德修養的學習。所謂“學者,覺也”,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與覺悟能力。 4 參考: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 心
- 性
- 之
- 學
“心性之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īn xìng zhī xué]
- 漢字注音:
- ㄒㄧㄣ ㄒㄧㄥˋ ㄓ ㄒㄩㄝˊ
- 簡繁字形:
- 心性之學
- 是否常用:
- 否
“心性之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理學。
網絡解釋
心性之學
1 基本信息:
心性之學屬于中國傳統哲學研究的范疇。舉凡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無不涉及這個范疇。
2 詳細釋義:
心,本心,良心;性,本性,佛性。心性之學是關乎人之所以為人的學問。
3 辨析:
心性之學中的三個關鍵詞語:
(1)“心”,特指“本心”,不是一般心理學意義的心;
(2)“性”,特指“本性”,不是一般“性別”、“性質”的“性”;
(3)“學”,也不是一般的知識、技能的學習,而是特指關乎人的內在品德修養的學習。所謂“學者,覺也”,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與覺悟能力。
4 參考: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心性之學”的單字解釋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性】: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學】:同“學”。
“心性之學”的相關詞語
* 心性之學的讀音是:xīn xìng zhī xué,心性之學的意思:心性之學 1 基本信息: 心性之學屬于中國傳統哲學研究的范疇。舉凡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無不涉及這個范疇。 2 詳細釋義: 心,本心,良心;性,本性,佛性。心性之學是關乎人之所以為人的學問。 3 辨析: 心性之學中的三個關鍵詞語: (1)“心”,特指“本心”,不是一般心理學意義的心; (2)“性”,特指“本性”,不是一般“性別”、“性質”的“性”; (3)“學”,也不是一般的知識、技能的學習,而是特指關乎人的內在品德修養的學習。所謂“學者,覺也”,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與覺悟能力。 4 參考: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基本解釋
即理學。心性之學
1 基本信息:心性之學屬于中國傳統哲學研究的范疇。舉凡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無不涉及這個范疇。
2 詳細釋義:
心,本心,良心;性,本性,佛性。心性之學是關乎人之所以為人的學問。
3 辨析:
心性之學中的三個關鍵詞語:
(1)“心”,特指“本心”,不是一般心理學意義的心;
(2)“性”,特指“本性”,不是一般“性別”、“性質”的“性”;
(3)“學”,也不是一般的知識、技能的學習,而是特指關乎人的內在品德修養的學習。所謂“學者,覺也”,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與覺悟能力。
4 參考: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性】: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學】: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