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文的讀音 恒文的意思
恒文 (清朝大臣)恒文,烏佳氏,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初,以諸生授筆帖式,四遷兵科給事中。外授甘肅平慶道,再遷貴州布政使。乾隆初,方用兵金川,恒文奏言:“兵貴神速。臣官甘肅平慶道時,見提督以下諸營,或三之一,或四之一,擇勇健者,名為援剿兵將,備預定旗幟器械,及獎賚諸項亦預存。貴州乃無此例。本年四川調兵二千,遲至六日方得起程。請仿甘肅例預為計,提督駐安順,設重兵,請於府庫貯銀五千待用。”既又疏上行軍諸節目。上嘉其能治事,移直隸。
- 恒
- 文
“恒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éng wén]
- 漢字注音:
- ㄏㄥˊ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恆文
- 是否常用:
- 否
“恒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恒文"。 2.指星辰。
網絡解釋
恒文 (清朝大臣)
恒文,烏佳氏,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初,以諸生授筆帖式,四遷兵科給事中。外授甘肅平慶道,再遷貴州布政使。乾隆初,方用兵金川,恒文奏言:“兵貴神速。臣官甘肅平慶道時,見提督以下諸營,或三之一,或四之一,擇勇健者,名為援剿兵將,備預定旗幟器械,及獎賚諸項亦預存。貴州乃無此例。本年四川調兵二千,遲至六日方得起程。請仿甘肅例預為計,提督駐安順,設重兵,請於府庫貯銀五千待用。”既又疏上行軍諸節目。上嘉其能治事,移直隸。
“恒文”的單字解釋
【恒】:1.永久;持久:永恒。恒心。2.恒心:有恒。持之以恒。3.平常;經常:恒態。恒言。人之恒情。4.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恒文”的相關詞語
* 恒文的讀音是:héng wén,恒文的意思:恒文 (清朝大臣)恒文,烏佳氏,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初,以諸生授筆帖式,四遷兵科給事中。外授甘肅平慶道,再遷貴州布政使。乾隆初,方用兵金川,恒文奏言:“兵貴神速。臣官甘肅平慶道時,見提督以下諸營,或三之一,或四之一,擇勇健者,名為援剿兵將,備預定旗幟器械,及獎賚諸項亦預存。貴州乃無此例。本年四川調兵二千,遲至六日方得起程。請仿甘肅例預為計,提督駐安順,設重兵,請於府庫貯銀五千待用。”既又疏上行軍諸節目。上嘉其能治事,移直隸。
基本解釋
1.亦作"恒文"。 2.指星辰。恒文 (清朝大臣)
恒文,烏佳氏,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初,以諸生授筆帖式,四遷兵科給事中。外授甘肅平慶道,再遷貴州布政使。乾隆初,方用兵金川,恒文奏言:“兵貴神速。臣官甘肅平慶道時,見提督以下諸營,或三之一,或四之一,擇勇健者,名為援剿兵將,備預定旗幟器械,及獎賚諸項亦預存。貴州乃無此例。本年四川調兵二千,遲至六日方得起程。請仿甘肅例預為計,提督駐安順,設重兵,請於府庫貯銀五千待用。”既又疏上行軍諸節目。上嘉其能治事,移直隸。【恒】:1.永久;持久:永恒。恒心。2.恒心:有恒。持之以恒。3.平常;經常:恒態。恒言。人之恒情。4.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