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樂的讀音 房中樂的意思
房中樂 房中樂是周代宮廷音樂的一種,由后妃們在內宮侍宴時演唱,用琴、瑟伴奏。并且多從民間詩歌中選擇比較適合統治者口味的予以加工改編,娛樂性較強。
- 房
- 中
- 樂
“房中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áng zhōng lè]
- 漢字注音:
- ㄈㄤˊ ㄓㄨㄥ ㄌㄜˋ
- 簡繁字形:
- 房中樂
- 是否常用:
- 否
“房中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周代始創的一種樂歌。由后妃諷誦,故稱。又漢高祖時亦有《房中祠樂》,為唐山夫人所作,系楚聲。 辭典解釋
房中樂 fáng zhōng yuè ㄈㄤˊ ㄓㄨㄥ ㄩㄝˋ 一種宮廷音樂。起源于周代,大型的房中樂用于殿堂,?享賓客。
網絡解釋
房中樂
房中樂是周代宮廷音樂的一種,由后妃們在內宮侍宴時演唱,用琴、瑟伴奏。并且多從民間詩歌中選擇比較適合統治者口味的予以加工改編,娛樂性較強。
“房中樂”的單字解釋
【房】:1.房子:一所房。三間房。瓦房。樓房。平房。2.房間:臥房。客房。書房。廚房。3.結構和作用像房子的東西:蜂房。蓮房(蓮蓬)。4.指家族的分支:長房。堂房。遠房。5.用于妻子、兒媳婦等:兩房兒媳婦。6.二十八宿之一。7.姓。8.同“坊”(fáng)。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樂】:[lè]1.歡喜、愉悅:“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快樂的事或態度:“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3.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4.笑:“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5.喜愛:“樂於助人”、“樂於行善”。[yuè]1.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音樂”、“奏樂”、“軍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樂不興。”2.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3.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山東省有樂陵。
“房中樂”的相關詞語
* 房中樂的讀音是:fáng zhōng lè,房中樂的意思:房中樂 房中樂是周代宮廷音樂的一種,由后妃們在內宮侍宴時演唱,用琴、瑟伴奏。并且多從民間詩歌中選擇比較適合統治者口味的予以加工改編,娛樂性較強。
基本解釋
周代始創的一種樂歌。由后妃諷誦,故稱。又漢高祖時亦有《房中祠樂》,為唐山夫人所作,系楚聲。辭典解釋
房中樂 fáng zhōng yuè ㄈㄤˊ ㄓㄨㄥ ㄩㄝˋ一種宮廷音樂。起源于周代,大型的房中樂用于殿堂,?享賓客。
房中樂
房中樂是周代宮廷音樂的一種,由后妃們在內宮侍宴時演唱,用琴、瑟伴奏。并且多從民間詩歌中選擇比較適合統治者口味的予以加工改編,娛樂性較強。【房】:1.房子:一所房。三間房。瓦房。樓房。平房。2.房間:臥房。客房。書房。廚房。3.結構和作用像房子的東西:蜂房。蓮房(蓮蓬)。4.指家族的分支:長房。堂房。遠房。5.用于妻子、兒媳婦等:兩房兒媳婦。6.二十八宿之一。7.姓。8.同“坊”(fáng)。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樂】:[lè]1.歡喜、愉悅:“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快樂的事或態度:“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3.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4.笑:“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5.喜愛:“樂於助人”、“樂於行善”。[yuè]1.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音樂”、“奏樂”、“軍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樂不興。”2.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3.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山東省有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