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十三的讀音 打十三的意思
打十三 宋朝對判徒刑、杖刑的犯人均分五等加施脊杖、臀杖,其中最輕的一等加杖十三。
- 打
- 十
- 三
“打十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ǎ shí sān]
- 漢字注音:
- ㄉㄚˇ ㄕˊ ㄙㄢ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打十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宋代刑法從輕發落的杖數。后亦泛稱責打。宋太祖始定折杖之制,凡徒刑五,最輕為徒一年,脊杖十三;又杖刑五,最輕為杖六十,臀杖十三。參閱《宋史.刑法志一》。 辭典解釋
打十三 dǎ shí sān ㄉㄚˇ ㄕˊ ㄙㄢ 宋代杖刑中最輕者,只打十三下。后泛指打人。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三五出》:「(末)?推得沒巴臂。(生)?門子打十三。」
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二出》:「背起打十三,那廝不中用,只教他管文書。」
網絡解釋
打十三
宋朝對判徒刑、杖刑的犯人均分五等加施脊杖、臀杖,其中最輕的一等加杖十三。
“打十三”的單字解釋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打十三”的相關詞語
* 打十三的讀音是:dǎ shí sān,打十三的意思:打十三 宋朝對判徒刑、杖刑的犯人均分五等加施脊杖、臀杖,其中最輕的一等加杖十三。
基本解釋
1.宋代刑法從輕發落的杖數。后亦泛稱責打。宋太祖始定折杖之制,凡徒刑五,最輕為徒一年,脊杖十三;又杖刑五,最輕為杖六十,臀杖十三。參閱《宋史.刑法志一》。辭典解釋
打十三 dǎ shí sān ㄉㄚˇ ㄕˊ ㄙㄢ宋代杖刑中最輕者,只打十三下。后泛指打人。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三五出》:「(末)?推得沒巴臂。(生)?門子打十三。」
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二出》:「背起打十三,那廝不中用,只教他管文書。」
打十三
宋朝對判徒刑、杖刑的犯人均分五等加施脊杖、臀杖,其中最輕的一等加杖十三。【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