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散髮的讀音 披頭散髮的意思
【解釋】頭發長而散亂。形容儀容不整。【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二回:“那張三又挑唆閻婆去廳上披頭散發來告道:‘宋江實是宋清隱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與老身做主去拿宋江。’”【近義詞】蓬頭垢面【反義詞】眉清目秀【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非常狼狽
- 披
- 頭
- 散
- 髮
“披頭散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ī tóu sàn fà]
- 漢字注音:
- ㄆㄧ ㄊㄡˊ ㄙㄢˋ ㄈㄚˋ
- 簡繁字形:
- 披頭散發
- 是否常用:
- 否
“披頭散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披頭散發 pītóu-sànfà
[with hair dishevelled;with tousled hair] 頭發散亂的樣子。表示憤慨,也有時表示佯狂
一眾女人,早已披頭散發,哭哭啼啼,倒的倒。跌的跌。——《文明小史》
辭典解釋
披頭散發 pī tóu sàn fǎ ㄆㄧ ㄊㄡˊ ㄙㄢˋ ㄈㄚˇ 頭發散亂,未加整理。
《水滸傳.第二二回》:「那張三又挑唆閻婆去廳上披頭散發來告道:『宋江以是宋清隱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與老身做主,去拏宋江?』」
《文明小史.第九回》:「當時男人猶可,一眾女人,早已披頭散發,哭哭啼啼,倒的倒,跌的跌。」
近義詞
蓬首垢面英語 with dishevelled hair (idiom)?, with one's hair down
法語 (expr. idiom.)? avoir les cheveux ébouriffés, être échevelé, avoir les cheveux en bataille
網絡解釋
【解釋】頭發長而散亂。形容儀容不整。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二回:“那張三又挑唆閻婆去廳上披頭散發來告道:‘宋江實是宋清隱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與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近義詞】蓬頭垢面
【反義詞】眉清目秀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非常狼狽
“披頭散髮”的單字解釋
【披】: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披著斗篷。披星戴月。2.打開;散開:披卷。紛披。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披了。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散】:[sàn]1.由聚集而分離:解散。散會。煙消云散。2.分發;分給:散傳單。3.排遣;排除:散心。散悶。[sǎn]1.無約束;不密集;松開: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緊,別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裝。散坐兒。3.中成藥劑型之一。由一種或數種藥材粉碎成細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藥粉,按醫療用途分內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黃散。避瘟散。
【髮】:1.人類頭上的毛:“頭髮”、“白髮”、“黑髮”、“毫髮無傷”。《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2.比喻為山上的草木。《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3.姓。如漢代有髮福。
“披頭散髮”的相關詞語
* 披頭散髮的讀音是:pī tóu sàn fà,披頭散髮的意思:【解釋】頭發長而散亂。形容儀容不整。【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二回:“那張三又挑唆閻婆去廳上披頭散發來告道:‘宋江實是宋清隱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與老身做主去拿宋江。’”【近義詞】蓬頭垢面【反義詞】眉清目秀【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非常狼狽
基本解釋
披頭散發 pītóu-sànfà
[with hair dishevelled;with tousled hair] 頭發散亂的樣子。表示憤慨,也有時表示佯狂
一眾女人,早已披頭散發,哭哭啼啼,倒的倒。跌的跌。——《文明小史》
辭典解釋
披頭散發 pī tóu sàn fǎ ㄆㄧ ㄊㄡˊ ㄙㄢˋ ㄈㄚˇ頭發散亂,未加整理。
《水滸傳.第二二回》:「那張三又挑唆閻婆去廳上披頭散發來告道:『宋江以是宋清隱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與老身做主,去拏宋江?』」
《文明小史.第九回》:「當時男人猶可,一眾女人,早已披頭散發,哭哭啼啼,倒的倒,跌的跌。」
近義詞
蓬首垢面英語 with dishevelled hair (idiom)?, with one's hair down
法語 (expr. idiom.)? avoir les cheveux ébouriffés, être échevelé, avoir les cheveux en bataille
【解釋】頭發長而散亂。形容儀容不整。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二回:“那張三又挑唆閻婆去廳上披頭散發來告道:‘宋江實是宋清隱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與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近義詞】蓬頭垢面
【反義詞】眉清目秀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非常狼狽
【披】: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披著斗篷。披星戴月。2.打開;散開:披卷。紛披。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披了。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散】:[sàn]1.由聚集而分離:解散。散會。煙消云散。2.分發;分給:散傳單。3.排遣;排除:散心。散悶。[sǎn]1.無約束;不密集;松開: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緊,別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裝。散坐兒。3.中成藥劑型之一。由一種或數種藥材粉碎成細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藥粉,按醫療用途分內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黃散。避瘟散。
【髮】:1.人類頭上的毛:“頭髮”、“白髮”、“黑髮”、“毫髮無傷”。《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2.比喻為山上的草木。《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3.姓。如漢代有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