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馬叉子的讀音 拒馬叉子的意思
拒馬叉子 拒馬叉子,其實指的就是拒馬,拒馬是一種木制的可以移動的障礙物,是一種障礙器材。夏商周三代便有了早期拒馬,即將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架子上鑲嵌帶刃、刺。當時用以堵門,阻止行人通過,后來用于戰斗,以阻止和遲滯敵人軍馬的行動,并可殺傷敵人。
- 拒
- 馬
- 叉
- 子
“拒馬叉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ù mǎ chā zǐ]
- 漢字注音:
- ㄐㄩˋ ㄇㄚˇ ㄔㄚ ㄗˇ
- 簡繁字形:
- 拒馬叉子
- 是否常用:
- 否
“拒馬叉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用木交叉架成的欄柵。
網絡解釋
拒馬叉子
拒馬叉子,其實指的就是拒馬,拒馬是一種木制的可以移動的障礙物,是一種障礙器材。夏商周三代便有了早期拒馬,即將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架子上鑲嵌帶刃、刺。當時用以堵門,阻止行人通過,后來用于戰斗,以阻止和遲滯敵人軍馬的行動,并可殺傷敵人。
“拒馬叉子”的單字解釋
【拒】:1.抵抗;抵擋:抗拒。拒敵。2.拒絕:來者不拒。拒不執行。拒諫飾非。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叉】:[chā]1.叉子,一端有兩個以上長齒,用以刺取物體的器具:魚叉。鋼叉。2.用叉子刺取:叉魚。3.像叉的形狀。也指叉形符號:交叉。打叉號。[chà]劈叉,兩腿分開成一字形落地,是戲曲、雜技、體操、武術等的一種動作。[chǎ]分開:叉著腿。[chá]堵住;卡住:路口叉住了。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拒馬叉子”的相關詞語
* 拒馬叉子的讀音是:jù mǎ chā zǐ,拒馬叉子的意思:拒馬叉子 拒馬叉子,其實指的就是拒馬,拒馬是一種木制的可以移動的障礙物,是一種障礙器材。夏商周三代便有了早期拒馬,即將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架子上鑲嵌帶刃、刺。當時用以堵門,阻止行人通過,后來用于戰斗,以阻止和遲滯敵人軍馬的行動,并可殺傷敵人。
基本解釋
用木交叉架成的欄柵。拒馬叉子
拒馬叉子,其實指的就是拒馬,拒馬是一種木制的可以移動的障礙物,是一種障礙器材。夏商周三代便有了早期拒馬,即將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架子上鑲嵌帶刃、刺。當時用以堵門,阻止行人通過,后來用于戰斗,以阻止和遲滯敵人軍馬的行動,并可殺傷敵人。【拒】:1.抵抗;抵擋:抗拒。拒敵。2.拒絕:來者不拒。拒不執行。拒諫飾非。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叉】:[chā]1.叉子,一端有兩個以上長齒,用以刺取物體的器具:魚叉。鋼叉。2.用叉子刺取:叉魚。3.像叉的形狀。也指叉形符號:交叉。打叉號。[chà]劈叉,兩腿分開成一字形落地,是戲曲、雜技、體操、武術等的一種動作。[chǎ]分開:叉著腿。[chá]堵住;卡住:路口叉住了。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