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怎么讀 撐的意思

漢字 | 撐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ㄥ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12 |
異體字 | ? 摚 撐 樘 蹚 ?? ?? 橕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撐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491 |
其它編碼 | 五筆:ripr 倉頡:qfbq 鄭碼:dkjm 四角:59052 |
筆順編碼 | 121243452513112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丨丶ノ丶フ丨フ一ノ一一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鉤 提 豎 點 撇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撇 橫 橫 豎鉤 |
撐字的意思
1.抵住:兩手撐著下巴沉思。
2.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進:撐船。
3.支持:說得他自己也撐不住,笑了。
4.張開:撐傘。把麻袋的口兒撐開。
5.充滿到容不下的程度:少吃點,別撐著。裝得連口袋都撐破了。
撐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撐
chēng ㄔㄥˉ
支著,支持:撐竿跳。支撐。撐持(勉強支持)。撐腰(喻給予有力支持)。撐拒。撐門面。 用篙使船前進:撐船。 使張開:撐傘。撐口袋。 使保持張開狀態的器物:撐子。撐圈(quān )。 飽脹到容不下的程度:吃撐著了。口袋撐破了。英語 prop up, support; brace
德語 stützen; staken; mühsam aufrechterhalten; aufspannen, aufhalten; vollstopfen (V)
法語 s'appuyer,soutenir,résister,tenir bien
撐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撐
橕 chēng
〈動〉
(1) (形聲。從手,掌聲。本義:支撐,支持)
(2) 同本義 [support from under;sustain]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李白《扶風豪士歌》
(3) 又如:用兩手撐著下巴;撐扶(支撐扶持);撐天拄地(喻頂天立地)
(4) 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進 [push or move with a pole]。如:撐突(駕船突進);撐駕(點篙行船);撐駕夫(船父)
(5) 維持,保持 [maintain;keep up]
他死活也得把這個門面撐著
兩場球下來,他恐怕撐不住了
(6) 又如:撐場面;撐持
(7) 搶 [snatch;grab]。如:撐窩兒(搶地盤)
(8) 積攢;購買 [save(or collect) bit by bit;buy]
我兒花衣裳、頭面,多末勿算多,撐得來也勿容易。——《海上孽梅花》
(9) 頂嘴,爭辯 [talk back;argue]。如:撐對(對抗);撐嘴(使人張口說不出);撐硬船兒(硬碰硬,不肯遷就)
(10) 張開 [open;unfurl]。如:撐舌(張舌不下);撐目(睜大眼睛)
詞性變化
◎ 撐 chēng
〈形〉
(1) 過度飽滿,充填使飽滿 [fill to the point of bursting]。如:有點撐
(2) 美麗 [beautiful]。如:撐達(漂亮;出色)
◎ 撐 chēng
〈名〉
[機]∶撐臂 [brace]。如:角撐。也指支拄物。如:給草堆打個撐
撐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撐【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俗撐字。《說文》樘字註 徐鉉曰:今俗別作撐,非。(撐)《唐韻》丑庚切《集韻》抽庚切,??音瞠。與樘同。《說文》樘衺柱也。《廣韻》撥也。《唐書·朱滔傳》骸撐不掩。《韓愈·月蝕詩》赤龍黑烏燒口熱,翎鬣倒側相搪撐。
又《集韻》中庚切。義同。
又葉抽良切,音倀。《司馬相如·長門賦》刻木蘭以爲榱兮,飾文杏以爲梁。羅豐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通雅》?卽?。一作牚。今作撐。俗呼雌爭反。《正字通》橕撐牚?,音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注
(?)歫也。今音丑庚切。古音堂。今俗語亦如堂。考工記。維角?之。大鄭曰。?讀如牚距之牚。牚距、卽?歫字之變體。車?。急就篇、釋名作車棠。說文金部作車樘。木部曰。樘、衺柱也。今俗字?作撐。從止。尙聲。丑庚切。古音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