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論宗的讀音 攝論宗的意思
攝論宗 攝論宗為中國佛教學派,亦稱攝論學派。以傳習、弘揚《攝大乘論》(簡稱《攝論》)而得名。其學者稱攝論師。
- 攝
- 論
- 宗
“攝論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è lùn zōng]
- 漢字注音:
- ㄕㄜˋ ㄌㄨㄣˋ ㄗㄨㄥ
- 簡繁字形:
- 攝論宗
- 是否常用:
- 否
“攝論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佛教早期學派之一。以傳習弘揚《攝大乘論》為旨立宗﹐后世也稱攝論師。盛行于陳隋之際﹐至唐玄奘學派興起﹐逐漸衰微絕傳。
網絡解釋
攝論宗
攝論宗為中國佛教學派,亦稱攝論學派。以傳習、弘揚《攝大乘論》(簡稱《攝論》)而得名。其學者稱攝論師。
“攝論宗”的單字解釋
【攝】:[shè]1.提起;牽引。2.執持。3.鞏固;持久。4.佐理;輔助。5.假代;代理。6.兼職。7.委派。8.唐以後謂詔除而非正命為攝。9.統率;管轄。10.夾處。11.整頓;整飭。12.緣邊。參見“攝服”。13.捉拿,拘捕。14.收斂;吸引。15.保養。16.謂神靈鬼怪等以法術攝召人或物。17.拍照。18.借貸。19.音韻學術語。參見“攝音”。20.見“攝攝”。21.春秋時齊地名。在今山東省·聊城縣境內。22.同“懾”。畏懼;威脅。23.同“躡”。踩;踏。24.姓。[niè]安定。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宗】:1.祖宗:列祖列宗。2.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宗。宗兄。3.宗派;派別:正宗。禪宗。4.宗旨:開宗明義。萬變不離其宗。5.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6.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文宗。一代詞宗。7.用于事情、貨物、款項等:一宗心事。大宗款項。8.姓。9.西藏地區舊行政區劃單位,大致相當于縣。
“攝論宗”的相關詞語
* 攝論宗的讀音是:shè lùn zōng,攝論宗的意思:攝論宗 攝論宗為中國佛教學派,亦稱攝論學派。以傳習、弘揚《攝大乘論》(簡稱《攝論》)而得名。其學者稱攝論師。
基本解釋
1.佛教早期學派之一。以傳習弘揚《攝大乘論》為旨立宗﹐后世也稱攝論師。盛行于陳隋之際﹐至唐玄奘學派興起﹐逐漸衰微絕傳。攝論宗
攝論宗為中國佛教學派,亦稱攝論學派。以傳習、弘揚《攝大乘論》(簡稱《攝論》)而得名。其學者稱攝論師。【攝】:[shè]1.提起;牽引。2.執持。3.鞏固;持久。4.佐理;輔助。5.假代;代理。6.兼職。7.委派。8.唐以後謂詔除而非正命為攝。9.統率;管轄。10.夾處。11.整頓;整飭。12.緣邊。參見“攝服”。13.捉拿,拘捕。14.收斂;吸引。15.保養。16.謂神靈鬼怪等以法術攝召人或物。17.拍照。18.借貸。19.音韻學術語。參見“攝音”。20.見“攝攝”。21.春秋時齊地名。在今山東省·聊城縣境內。22.同“懾”。畏懼;威脅。23.同“躡”。踩;踏。24.姓。[niè]安定。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宗】:1.祖宗:列祖列宗。2.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宗。宗兄。3.宗派;派別:正宗。禪宗。4.宗旨:開宗明義。萬變不離其宗。5.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6.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文宗。一代詞宗。7.用于事情、貨物、款項等:一宗心事。大宗款項。8.姓。9.西藏地區舊行政區劃單位,大致相當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