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從字順的讀音 文從字順的意思
【解釋】從:服從,順從;順:通順。指文章通順。【出處】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示例】這賈家呢,第二個兒子今年廿四歲,在家讀書,人也長得清清秀秀的,筆下也還~。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五回【近義詞】不蔓不枝、順理成章【反義詞】狗屁不通【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文
- 從
- 字
- 順
“文從字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én cóng zì shùn]
- 漢字注音:
- ㄨㄣˊ ㄘㄨㄥˊ ㄗˋ ㄕㄨㄣˋ
- 簡繁字形:
- 文從字順
- 是否常用:
- 否
“文從字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文從字順 wéncóng-zìshùn
[readable and fluent] 行文用字妥帖通順
辭典解釋
文從字順 wén cóng zì shùn ㄨㄣˊ ㄘㄨㄥˊ ㄗˋ ㄕㄨㄣˋ 文句通順,用字妥貼。
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
網絡解釋
【解釋】從:服從,順從;順:通順。指文章通順。
【出處】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
【示例】這賈家呢,第二個兒子今年廿四歲,在家讀書,人也長得清清秀秀的,筆下也還~。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五回
【近義詞】不蔓不枝、順理成章
【反義詞】狗屁不通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文從字順”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從】:[cóng]1.跟隨:“跟從”。《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2.依順:“從命”、“服從”。《禮記?樂記》:“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3.參予:“從事”、“從政”。4.採取:“從寬處理”。5.向來:“他從未遲到過!”6.自、由。《孟子?離婁下》:“施施從外來。”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zòng]1.隨侍的人:“侍從”、“僕從”。2.堂房親屬中比至親稍疏的:“從兄弟”、“從伯叔”。3.附屬的、次要的:“從犯”、“從吏”。《魏書?卷一一三?官氏志》:“前世職次皆無從品,魏氏始置之。”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順】:同“順”。
“文從字順”的相關詞語
* 文從字順的讀音是:wén cóng zì shùn,文從字順的意思:【解釋】從:服從,順從;順:通順。指文章通順。【出處】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示例】這賈家呢,第二個兒子今年廿四歲,在家讀書,人也長得清清秀秀的,筆下也還~。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五回【近義詞】不蔓不枝、順理成章【反義詞】狗屁不通【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文從字順 wéncóng-zìshùn
[readable and fluent] 行文用字妥帖通順
辭典解釋
文從字順 wén cóng zì shùn ㄨㄣˊ ㄘㄨㄥˊ ㄗˋ ㄕㄨㄣˋ文句通順,用字妥貼。
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
【解釋】從:服從,順從;順:通順。指文章通順。
【出處】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
【示例】這賈家呢,第二個兒子今年廿四歲,在家讀書,人也長得清清秀秀的,筆下也還~。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五回
【近義詞】不蔓不枝、順理成章
【反義詞】狗屁不通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從】:[cóng]1.跟隨:“跟從”。《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2.依順:“從命”、“服從”。《禮記?樂記》:“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3.參予:“從事”、“從政”。4.採取:“從寬處理”。5.向來:“他從未遲到過!”6.自、由。《孟子?離婁下》:“施施從外來。”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zòng]1.隨侍的人:“侍從”、“僕從”。2.堂房親屬中比至親稍疏的:“從兄弟”、“從伯叔”。3.附屬的、次要的:“從犯”、“從吏”。《魏書?卷一一三?官氏志》:“前世職次皆無從品,魏氏始置之。”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順】:同“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