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文瀾閣的讀音 文瀾閣的意思

    文瀾閣 (浙江杭州文瀾閣)文瀾閣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館內。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幸存的一閣。 文瀾閣是將杭州圣因寺后的玉蘭堂改建而成的,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改建的各項工費均由浙江商人捐辦。
    • wén
    • lán

    “文瀾閣”的讀音

    拼音讀音
    [wén lán gé]
    漢字注音:
    ㄨㄣˊ ㄌㄢˊ ㄍㄜˊ
    簡繁字形:
    文瀾閣
    是否常用:

    “文瀾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清代專藏《四庫全書》的書閣之一。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咸豐十年(1860年)倒塌﹐書多流散。光緒六年重建﹐書由丁丙﹑丁申二人搜集鈔補大半﹐后又陸續根據文津閣本鈔補完全。書今藏浙江圖書館。

    辭典解釋

    文瀾閣  wén lán gé  ㄨㄣˊ ㄌㄢˊ ㄍㄜˊ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麓的藏書閣。與文宗、文匯二閣并稱為「江南三閣」。清乾隆四十九年建,專藏四庫全書。咸豐年間,洪、楊之亂,書盡散佚,郡人丁申、丁丙兄弟二人,收其殘籍,得萬余冊。光緒六年,巡撫譚鐘鱗,重建文瀾閣收藏,后移藏浙江圖書館。

    網絡解釋

    文瀾閣 (浙江杭州文瀾閣)

    文瀾閣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館內。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幸存的一閣。
    文瀾閣是將杭州圣因寺后的玉蘭堂改建而成的,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改建的各項工費均由浙江商人捐辦。

    “文瀾閣”的單字解釋

    】: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同“”。
    】:1.類似樓房的建築物,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樓閣。滕王閣。閣下(對人的敬稱,意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閣下的侍從者而告之;現代多用於外交場合)。2.特指女子的臥房:閨閣。出閣(出嫁)。3.小木頭房子:閣子。閣樓。4.某些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內閣(簡稱“閣”)。組閣。入閣。5.古同“”,停止。

    “文瀾閣”的相關詞語

    * 文瀾閣的讀音是:wén lán gé,文瀾閣的意思:文瀾閣 (浙江杭州文瀾閣)文瀾閣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館內。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幸存的一閣。 文瀾閣是將杭州圣因寺后的玉蘭堂改建而成的,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改建的各項工費均由浙江商人捐辦。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