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種的讀音 文種的意思
文種 文種(?—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會、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國。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滅吳后,自覺功高,不聽從范蠡勸告,收到范蠡留下的信后,請假未去上朝。爾后,為勾踐所不容,最后被勾踐賜死。
- 文
- 種
“文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én zhǒng]
- 漢字注音:
- ㄨㄣˊ ㄓㄨㄥˇ
- 簡繁字形:
- 文種
- 是否常用:
- 否
“文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猶言讀書種子。 辭典解釋
文種 wén zhǒng ㄨㄣˊ ㄓㄨㄥˇ 人名。字會,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鄒人,后入越,為越大夫。與范蠡同事越王句踐,出計滅吳,功成,范蠡勸之去,不聽,后被譖,王賜以屬鏤之劍,遂自殺。
英語 Wen Zhong (-467 BC)?, adviser to the state of Yue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網絡解釋
文種
文種(?—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會、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國。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滅吳后,自覺功高,不聽從范蠡勸告,收到范蠡留下的信后,請假未去上朝。爾后,為勾踐所不容,最后被勾踐賜死。
“文種”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種】:[zhǒng]1.植物的種子。2.人或其他生物的族類。3.引申為後嗣。4.種類。5.引申為量詞。表示類別。6.即物種。生物分類系統上所用的基本單位。小麥是單子葉植物禾本科小麥屬的一種;貓是哺乳動物貓科貓屬的一種。7.頭髮短少貌。8.指膽量或骨氣。9.同“腫”。10.古地名。[zhòng]1.把植物或它的種子埋入土中使之生長。2.培養;培植。3.繁殖;養育。4.移植;接種。5.散布;傳播。6.點燃。
“文種”的相關詞語
* 文種的讀音是:wén zhǒng,文種的意思:文種 文種(?—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會、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國。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滅吳后,自覺功高,不聽從范蠡勸告,收到范蠡留下的信后,請假未去上朝。爾后,為勾踐所不容,最后被勾踐賜死。
基本解釋
猶言讀書種子。辭典解釋
文種 wén zhǒng ㄨㄣˊ ㄓㄨㄥˇ人名。字會,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鄒人,后入越,為越大夫。與范蠡同事越王句踐,出計滅吳,功成,范蠡勸之去,不聽,后被譖,王賜以屬鏤之劍,遂自殺。
英語 Wen Zhong (-467 BC)?, adviser to the state of Yue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文種
文種(?—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會、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國。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滅吳后,自覺功高,不聽從范蠡勸告,收到范蠡留下的信后,請假未去上朝。爾后,為勾踐所不容,最后被勾踐賜死。【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種】:[zhǒng]1.植物的種子。2.人或其他生物的族類。3.引申為後嗣。4.種類。5.引申為量詞。表示類別。6.即物種。生物分類系統上所用的基本單位。小麥是單子葉植物禾本科小麥屬的一種;貓是哺乳動物貓科貓屬的一種。7.頭髮短少貌。8.指膽量或骨氣。9.同“腫”。10.古地名。[zhòng]1.把植物或它的種子埋入土中使之生長。2.培養;培植。3.繁殖;養育。4.移植;接種。5.散布;傳播。6.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