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干之夢的讀音 斯干之夢的意思
斯干之夢 賀人生子的頌詞。典出《詩·小雅·斯干》:“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宋 蘇軾 《謝惠生日詩啟》:“大人占《斯干》之夢,喜獲嘉言。”
- 斯
- 干
- 之
- 夢
“斯干之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ī gàn zhī mèng]
- 漢字注音:
- ㄙ ㄍㄢˋ ㄓ ㄇㄥˋ
- 簡繁字形:
- 斯干之夢
- 是否常用:
- 否
“斯干之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賀人生子的頌詞。典出《詩.小雅.斯干》:"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網絡解釋
斯干之夢
賀人生子的頌詞。典出《詩·小雅·斯干》:“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宋 蘇軾 《謝惠生日詩啟》:“大人占《斯干》之夢,喜獲嘉言。”
“斯干之夢”的單字解釋
【斯】:1.文言指示代詞。這;這個;這里:斯人。生于斯。2.文言連詞。于是;就。3.上古漢語指劈、砍:斧以斯之。
【干】:[gàn]1.事物的主體或重要部分:樹干。骨干。2.指干部:調干。干群關系。3.做(事):實干。干活兒。埋頭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練。干才。5.擔任;從事:他干過廠長。6.事情變壞;糟:要干。干了,鑰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牽連;涉及:干連。干涉。相干。5.追求(職位、俸祿等):干祿。6.水邊: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濕”相對):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餾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餅干。葡萄干兒。豆腐干兒。把蘿卜曬成干兒。11.空虛;空無所有:外強中干。錢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號(háo)。13.屬性詞。指拜認的(親屬關系):干媽。干兒子。14.徒然;白:干著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說話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說話別那么干。16.當面說氣話或抱怨的話使人難堪:我又干了他一頓。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們干起來了。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夢】:同“夢”。
“斯干之夢”的相關詞語
* 斯干之夢的讀音是:sī gàn zhī mèng,斯干之夢的意思:斯干之夢 賀人生子的頌詞。典出《詩·小雅·斯干》:“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宋 蘇軾 《謝惠生日詩啟》:“大人占《斯干》之夢,喜獲嘉言。”
基本解釋
1.賀人生子的頌詞。典出《詩.小雅.斯干》:"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斯干之夢
賀人生子的頌詞。典出《詩·小雅·斯干》:“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宋 蘇軾 《謝惠生日詩啟》:“大人占《斯干》之夢,喜獲嘉言。”【斯】:1.文言指示代詞。這;這個;這里:斯人。生于斯。2.文言連詞。于是;就。3.上古漢語指劈、砍:斧以斯之。
【干】:[gàn]1.事物的主體或重要部分:樹干。骨干。2.指干部:調干。干群關系。3.做(事):實干。干活兒。埋頭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練。干才。5.擔任;從事:他干過廠長。6.事情變壞;糟:要干。干了,鑰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牽連;涉及:干連。干涉。相干。5.追求(職位、俸祿等):干祿。6.水邊: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濕”相對):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餾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餅干。葡萄干兒。豆腐干兒。把蘿卜曬成干兒。11.空虛;空無所有:外強中干。錢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號(háo)。13.屬性詞。指拜認的(親屬關系):干媽。干兒子。14.徒然;白:干著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說話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說話別那么干。16.當面說氣話或抱怨的話使人難堪:我又干了他一頓。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們干起來了。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夢】: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