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高懸的讀音 明鏡高懸的意思
【解釋】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出處】《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示例】只除非天見憐,奈天天又遠,今日個幸對清官,~。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近義詞】鐵面無私【反義詞】貪贓枉法【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明
- 鏡
- 高
- 懸
“明鏡高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íng jìng gāo xuán]
- 漢字注音:
- ㄇㄧㄥˊ ㄐㄧㄥˋ ㄍㄠ ㄒㄨㄢˊ
- 簡繁字形:
- 明鏡高懸
- 是否常用:
- 否
“明鏡高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西京雜記》卷三:“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其尤驚異者……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人有疾病在內,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又有女子邪心,則膽張心動。辭典解釋
明鏡高懸 míng jìng gāo xuán ㄇㄧㄥˊ ㄐㄧㄥˋ ㄍㄠ ㄒㄩㄢˊ 比喻官吏執法嚴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呀,只除非天見憐,奈天天又遠。今日個幸對清官,明鏡高懸。」《三俠五義.第八四回》:「望乞眾位大人明鏡高懸,細細詳查是幸。」也作「高抬明鏡」、「秦庭朗鏡」、「秦鏡高懸」。
近義詞
洞燭奸邪英語 perspicacious and impartial in judgment (idiom)?
網絡解釋
【解釋】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出處】《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示例】只除非天見憐,奈天天又遠,今日個幸對清官,~。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
【近義詞】鐵面無私
【反義詞】貪贓枉法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明鏡高懸”的單字解釋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鏡】:同“鏡”。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懸】:1.掛、繫:“懸壺濟世”。《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傳下?費長房傳》:“又臥於空室,以朽索懸萬斤石於心上。”宋?張耒《海州道中詩二首之二》:“逃屋無人草滿家,纍纍秋蔓懸寒瓜。”2.牽掛﹑掛念:“懸念”、“懸思”。唐?李白《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詩》:“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隔。”《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你昨兒可告了我不曾?教我懸了一夜的心。”3.公示﹑公布:“懸賞”。《孫子?九地》:“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4.高掛的:“懸泉”、“懸瀑”。5.差別大、距離遠:“懸殊”。6.久延不決的:“懸案”。《韓非子?亡徵》:“藏怒而弗發,懸罪而弗誅,使臣陰憎而愈憂懼。”7.憑空﹑無依據:“懸想”。唐?柳宗元《復杜溫夫書》:“吾性騃滯,多所未甚諭,安敢懸斷是且非耶?”
“明鏡高懸”的相關詞語
* 明鏡高懸的讀音是:míng jìng gāo xuán,明鏡高懸的意思:【解釋】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出處】《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示例】只除非天見憐,奈天天又遠,今日個幸對清官,~。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近義詞】鐵面無私【反義詞】貪贓枉法【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西京雜記》卷三:“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其尤驚異者……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人有疾病在內,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又有女子邪心,則膽張心動。辭典解釋
明鏡高懸 míng jìng gāo xuán ㄇㄧㄥˊ ㄐㄧㄥˋ ㄍㄠ ㄒㄩㄢˊ比喻官吏執法嚴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呀,只除非天見憐,奈天天又遠。今日個幸對清官,明鏡高懸。」《三俠五義.第八四回》:「望乞眾位大人明鏡高懸,細細詳查是幸。」也作「高抬明鏡」、「秦庭朗鏡」、「秦鏡高懸」。
近義詞
洞燭奸邪英語 perspicacious and impartial in judgment (idiom)?
【解釋】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出處】《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示例】只除非天見憐,奈天天又遠,今日個幸對清官,~。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
【近義詞】鐵面無私
【反義詞】貪贓枉法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鏡】:同“鏡”。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懸】:1.掛、繫:“懸壺濟世”。《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傳下?費長房傳》:“又臥於空室,以朽索懸萬斤石於心上。”宋?張耒《海州道中詩二首之二》:“逃屋無人草滿家,纍纍秋蔓懸寒瓜。”2.牽掛﹑掛念:“懸念”、“懸思”。唐?李白《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詩》:“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隔。”《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你昨兒可告了我不曾?教我懸了一夜的心。”3.公示﹑公布:“懸賞”。《孫子?九地》:“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4.高掛的:“懸泉”、“懸瀑”。5.差別大、距離遠:“懸殊”。6.久延不決的:“懸案”。《韓非子?亡徵》:“藏怒而弗發,懸罪而弗誅,使臣陰憎而愈憂懼。”7.憑空﹑無依據:“懸想”。唐?柳宗元《復杜溫夫書》:“吾性騃滯,多所未甚諭,安敢懸斷是且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