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命之學的讀音 星命之學的意思
星命之學 舊時術數家推算天星運數與人壽命運關系之學。 清 周亮工 《序》:“星命之學,不能舍五行生尅,周天垣度,以為推測堪輿之術。”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樟柳神》:“星命之學,自古傳之。而絕不可解者,年用夏正而月首寅,日用周朔而時起子也。”
- 星
- 命
- 之
- 學
“星命之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īng mìng zhī xué]
- 漢字注音:
- ㄒㄧㄥ ㄇㄧㄥˋ ㄓ ㄒㄩㄝˊ
- 簡繁字形:
- 星命之學
- 是否常用:
- 否
“星命之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舊時術數家推算天星運數與人壽命運關系之學。
網絡解釋
星命之學
舊時術數家推算天星運數與人壽命運關系之學。 清 周亮工 《序》:“星命之學,不能舍五行生尅,周天垣度,以為推測堪輿之術。”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樟柳神》:“星命之學,自古傳之。而絕不可解者,年用夏正而月首寅,日用周朔而時起子也。”
“星命之學”的單字解釋
【星】:1.天文學上指宇宙間能發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光的天體:星球。恒星。行(xíng)星。衛星。披星戴月。2.細碎的小顆粒東西:火星兒。3.秤等衡器上記數的點:定盤星。4.軍官衣領上的徽記:五星將軍。5.形容夜間:星行。星奔。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星宿。7.像星一樣排列,分散:星星點點。8.喻某一方面新出現的杰出人物:影星。歌星。9.古代婦女面上所飾的花點。10.以星象推算吉兇禍福的方術:星術。星相(xiàng)。11.原子核物理學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膠或云室、氣泡室時發現有許多徑跡從一點發出的現象。12.國際通用的衡量賓館、飯店的等級標準:星級。五星飯店。
【命】:1.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2.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xiàng)。命運(a.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b.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給予(名稱等):命名。命題。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學】:同“學”。
“星命之學”的相關詞語
* 星命之學的讀音是:xīng mìng zhī xué,星命之學的意思:星命之學 舊時術數家推算天星運數與人壽命運關系之學。 清 周亮工 《序》:“星命之學,不能舍五行生尅,周天垣度,以為推測堪輿之術。”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樟柳神》:“星命之學,自古傳之。而絕不可解者,年用夏正而月首寅,日用周朔而時起子也。”
基本解釋
舊時術數家推算天星運數與人壽命運關系之學。星命之學
舊時術數家推算天星運數與人壽命運關系之學。 清 周亮工 《序》:“星命之學,不能舍五行生尅,周天垣度,以為推測堪輿之術。”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樟柳神》:“星命之學,自古傳之。而絕不可解者,年用夏正而月首寅,日用周朔而時起子也。”【星】:1.天文學上指宇宙間能發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光的天體:星球。恒星。行(xíng)星。衛星。披星戴月。2.細碎的小顆粒東西:火星兒。3.秤等衡器上記數的點:定盤星。4.軍官衣領上的徽記:五星將軍。5.形容夜間:星行。星奔。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星宿。7.像星一樣排列,分散:星星點點。8.喻某一方面新出現的杰出人物:影星。歌星。9.古代婦女面上所飾的花點。10.以星象推算吉兇禍福的方術:星術。星相(xiàng)。11.原子核物理學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膠或云室、氣泡室時發現有許多徑跡從一點發出的現象。12.國際通用的衡量賓館、飯店的等級標準:星級。五星飯店。
【命】:1.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2.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xiàng)。命運(a.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b.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給予(名稱等):命名。命題。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學】: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