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春誦夏弦的讀音 春誦夏弦的意思

    【解釋】誦、弦:古代學校里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后泛指讀書、學習。【出處】《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示例】入于門墻,如造闕里。~,載飏淑聲。 ◎唐·劉禹錫《許州文宣王新廟碑》【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泛指讀書學習
    • chūn
    • sòng
    • xià
    • xián

    “春誦夏弦”的讀音

    拼音讀音
    [chūn sòng xià xián]
    漢字注音:
    簡繁字形:
    春誦夏弦
    是否常用:

    “春誦夏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春誦夏弦"。 2.《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鄭玄注:"誦,謂歌樂也;弦,謂以絲播詩"。本謂應按季節而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后亦以泛指學習詠誦。

    辭典解釋

    春誦夏弦  chūn sòng xià xián  ㄔㄨㄣ ㄙㄨㄥˋ ㄒㄧㄚˋ ㄒㄧㄢˊ  

    古人教學方式因時節而不同,春日口誦歌詩的篇章,夏天則以琴瑟伴奏詩章的音節,以配合吟誦。后以春誦夏弦泛指讀書,研習學業。
    南朝梁.陸倕〈為豫章王慶太子出宮表〉:「而冬書秋記,夙表睿資;春誦夏弦,幼彰神度。」
    唐.劉禹錫〈許州文宣王新廟碑〉:「入于門墻,如造闕里。春誦夏弦,載揚淑聲。」

    網絡解釋

    【解釋】誦、弦:古代學校里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后泛指讀書、學習。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

    【示例】入于門墻,如造闕里。~,載飏淑聲。 ◎唐·劉禹錫《許州文宣王新廟碑》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泛指讀書學習

    “春誦夏弦”的單字解釋

    】:1.春季:春景。溫暖如春。2.指一年的時間:一臥東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懷春。春心。4.比喻生機:妙手回春。5.姓。
    】:同“”。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1.弓背兩端之間的繩狀物,用其彈性以發箭:弓弦。2.樂器上經過摩擦、振動發聲的線。3.鐘表等的發條。4.連接圓周上兩點的線段。5.中國古代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對著直角的斜邊。

    “春誦夏弦”的相關詞語

    * 春誦夏弦的讀音是:chūn sòng xià xián,春誦夏弦的意思:【解釋】誦、弦:古代學校里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后泛指讀書、學習。【出處】《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示例】入于門墻,如造闕里。~,載飏淑聲。 ◎唐·劉禹錫《許州文宣王新廟碑》【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泛指讀書學習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