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曶鼎的讀音 曶鼎的意思

    曶鼎 曶鼎,西周時期周恭王時代青銅器物。制鼎人名舀,故又為舀鼎。久已遺失,僅存銘文拓本,下緣殘泐,大篆。該銘文茂密樸實,厚重凝練,有古拙雄偉之氣,是西周中葉銅器銘文中最為精美的一章。這件鼎據《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四所說,原為清朝人畢沅得之于西安,鼎高2尺,圍4尺,深9寸,款足作牛首形。據推測這件鼎應當是在周原地區出土的。后來,這件鼎毀于兵火,僅有銘文拓本流連于世。該鼎銘文共24行,現存380個字。其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 dǐng

    “曶鼎”的讀音

    拼音讀音
    [hū dǐng]
    漢字注音:
    ㄏㄨ ㄉㄧㄥˇ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曶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西周中期青銅器。高二尺,圍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原器已亡,今僅存銘文四百零三字。記周王對曶的策命,曶與其他貴族進行奴隸交易和訴訟事。見清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四。

    辭典解釋

    曶鼎  hū dǐng  ㄏㄨ ㄉㄧㄥˇ  

    西周青銅器。原器已佚,今僅存銘文拓本。記周王對曶的策命、曶和其他貴族進行的交易、訴訟等事項。曶鼎銘文對研究西周社會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網絡解釋

    曶鼎

    曶鼎,西周時期周恭王時代青銅器物。制鼎人名舀,故又為舀鼎。久已遺失,僅存銘文拓本,下緣殘泐,大篆。該銘文茂密樸實,厚重凝練,有古拙雄偉之氣,是西周中葉銅器銘文中最為精美的一章。這件鼎據《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四所說,原為清朝人畢沅得之于西安,鼎高2尺,圍4尺,深9寸,款足作牛首形。據推測這件鼎應當是在周原地區出土的。后來,這件鼎毀于兵火,僅有銘文拓本流連于世。該鼎銘文共24行,現存380個字。其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曶鼎”的單字解釋

    】:[hū]1.古同“”(a.迅速:“曶如神。”b.忽略;忽視:“時人皆曶之。”c.極微小的數量單位)。2.古同“”。3.古劍名。[hù]古同“”。
    】: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曶鼎”的相關詞語

    * 曶鼎的讀音是:hū dǐng,曶鼎的意思:曶鼎 曶鼎,西周時期周恭王時代青銅器物。制鼎人名舀,故又為舀鼎。久已遺失,僅存銘文拓本,下緣殘泐,大篆。該銘文茂密樸實,厚重凝練,有古拙雄偉之氣,是西周中葉銅器銘文中最為精美的一章。這件鼎據《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四所說,原為清朝人畢沅得之于西安,鼎高2尺,圍4尺,深9寸,款足作牛首形。據推測這件鼎應當是在周原地區出土的。后來,這件鼎毀于兵火,僅有銘文拓本流連于世。該鼎銘文共24行,現存380個字。其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