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無已的讀音 有加無已的意思
【解釋】已:停止。不停地增加或事態發展越來越厲害。【出處】《左傳·昭公七年》:“并走群望,有加而無瘳。”宋·陳亮《復杜伯高書》:“然而左右獨以為不然,時以書相勞問,意有加而無已。”【近義詞】與日俱增【反義詞】每況愈下【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有
- 加
- 無
- 已
“有加無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ǒu jiā wǔ yǐ]
- 漢字注音:
- ㄧㄡˇ ㄐㄧㄚ ㄨˊ ㄧˇ
- 簡繁字形:
- 有加無已
- 是否常用:
- 否
“有加無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形容程度不斷增加﹐越發展越厲害。 2.形容大大超過。 辭典解釋
有加無已 yǒu jiā wú yǐ ㄧㄡˇ ㄐㄧㄚ ㄨˊ ㄧˇ 不斷的增加,而沒有停止。
宋.陳亮〈復杜伯高書〉:「然而左右獨以為不然,時以書相勞問,意有加而無已。」
網絡解釋
【解釋】已:停止。不停地增加或事態發展越來越厲害。
【出處】《左傳·昭公七年》:“并走群望,有加而無瘳。”宋·陳亮《復杜伯高書》:“然而左右獨以為不然,時以書相勞問,意有加而無已。”
【近義詞】與日俱增
【反義詞】每況愈下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有加無已”的單字解釋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加】:1.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數量比原來大或程度比原來高;增加:加大。加強。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個人。3.把本來沒有的添上去:加符號。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點是“加”多用在單音節狀語之后。5.姓。
【無】:同“無”。
【已】:1.停止:爭論不已。2.副詞。已經:早已知道。3.文言副詞。太:不為已甚。吾得仲父已難矣。4.后來;不多時:其母…見長蛇數丈入榻下,已忽不見。5.古又同“以”。
“有加無已”的相關詞語
* 有加無已的讀音是:yǒu jiā wǔ yǐ,有加無已的意思:【解釋】已:停止。不停地增加或事態發展越來越厲害。【出處】《左傳·昭公七年》:“并走群望,有加而無瘳。”宋·陳亮《復杜伯高書》:“然而左右獨以為不然,時以書相勞問,意有加而無已。”【近義詞】與日俱增【反義詞】每況愈下【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1.形容程度不斷增加﹐越發展越厲害。 2.形容大大超過。辭典解釋
有加無已 yǒu jiā wú yǐ ㄧㄡˇ ㄐㄧㄚ ㄨˊ ㄧˇ不斷的增加,而沒有停止。
宋.陳亮〈復杜伯高書〉:「然而左右獨以為不然,時以書相勞問,意有加而無已。」
【解釋】已:停止。不停地增加或事態發展越來越厲害。
【出處】《左傳·昭公七年》:“并走群望,有加而無瘳。”宋·陳亮《復杜伯高書》:“然而左右獨以為不然,時以書相勞問,意有加而無已。”
【近義詞】與日俱增
【反義詞】每況愈下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加】:1.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數量比原來大或程度比原來高;增加:加大。加強。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個人。3.把本來沒有的添上去:加符號。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點是“加”多用在單音節狀語之后。5.姓。
【無】:同“無”。
【已】:1.停止:爭論不已。2.副詞。已經:早已知道。3.文言副詞。太:不為已甚。吾得仲父已難矣。4.后來;不多時:其母…見長蛇數丈入榻下,已忽不見。5.古又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