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的讀音 李杜的意思
李杜 (李商隱、杜牧的合稱)李商隱和杜牧的合稱,世稱“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稱。
- 李
- 杜
“李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ǐ dù]
- 漢字注音:
- ㄌㄧˇ ㄉ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李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東漢·李固、杜喬的并稱。東漢·李膺、杜密的并稱。初唐詩人杜審言與李嶠,晚唐詩人李商隱與杜牧亦并稱“李杜”。東漢·李云、杜眾的并稱。東晉·杜預與北魏·李沖的并稱。唐·李白與杜甫的并稱。宋·李韶與杜范的并稱。辭典解釋
李杜 lǐ dù ㄌㄧˇ ㄉㄨˋ 唐代詩人李白、杜甫二人的合稱。
唐.韓愈〈調張籍〉詩:「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
網絡解釋
李杜 (李商隱、杜牧的合稱)
李商隱和杜牧的合稱,世稱“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稱。
“李杜”的單字解釋
【李】:1.李子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實球形,黃色或紫紅色,是常見水果。2.這種植物的果實。3.(Lǐ)姓。
【杜】:1.杜梨樹,落葉喬木。果實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樹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漸。
“李杜”的相關詞語
“李杜”造句
在唐代詩壇上,李白和杜甫齊名,號稱“李杜”。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到日必詩戰,重登李杜壇。
李杜的成就在古代詩歌史上,可算是登峰造極。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唐朝知識分子以走動秦樓楚館為正業之一,從元白到李杜,無一例外。
詩仙李太白的狂詩《笑傲》是三分半堂創始人李杜最喜愛的詩,也是他的自喻詩。
《后漢書·李杜列傳》將二人事跡并列,也有“李杜司職,朋心合力”的贊語。
唐代的時候,有后輩一時狂言,說要壓倒元白、壓倒李杜,大家并未表現出太多的苛責。
《唐詩三百首》以李杜和王維詩收錄最多,李白詩收錄29首,筆者在此嘗鼎一臠,只談他的李白詩英譯。
* 李杜的讀音是:lǐ dù,李杜的意思:李杜 (李商隱、杜牧的合稱)李商隱和杜牧的合稱,世稱“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稱。
基本解釋
東漢·李固、杜喬的并稱。東漢·李膺、杜密的并稱。初唐詩人杜審言與李嶠,晚唐詩人李商隱與杜牧亦并稱“李杜”。東漢·李云、杜眾的并稱。東晉·杜預與北魏·李沖的并稱。唐·李白與杜甫的并稱。宋·李韶與杜范的并稱。辭典解釋
李杜 lǐ dù ㄌㄧˇ ㄉㄨˋ唐代詩人李白、杜甫二人的合稱。
唐.韓愈〈調張籍〉詩:「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
李杜 (李商隱、杜牧的合稱)
李商隱和杜牧的合稱,世稱“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稱。【李】:1.李子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實球形,黃色或紫紅色,是常見水果。2.這種植物的果實。3.(Lǐ)姓。
【杜】:1.杜梨樹,落葉喬木。果實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樹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漸。
在唐代詩壇上,李白和杜甫齊名,號稱“李杜”。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到日必詩戰,重登李杜壇。
李杜的成就在古代詩歌史上,可算是登峰造極。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唐朝知識分子以走動秦樓楚館為正業之一,從元白到李杜,無一例外。
詩仙李太白的狂詩《笑傲》是三分半堂創始人李杜最喜愛的詩,也是他的自喻詩。
《后漢書·李杜列傳》將二人事跡并列,也有“李杜司職,朋心合力”的贊語。
唐代的時候,有后輩一時狂言,說要壓倒元白、壓倒李杜,大家并未表現出太多的苛責。
《唐詩三百首》以李杜和王維詩收錄最多,李白詩收錄29首,筆者在此嘗鼎一臠,只談他的李白詩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