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葉沙參的讀音 杏葉沙參的意思
杏葉沙參 杏葉沙參(學名:Adenophora hunanensis Nannf.)是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廣西、江西、廣東、河南、貴州、四川、山西、陜西、湖北、湖南、河北等地,生長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于山坡草地以及林緣草地,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模式標本產地是湖南武岡。南沙參載于東漢《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并記述有“主積血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的功用。南北朝《本草經集注》中將沙參與人參、玄參、丹參、苦參稱為五參。
- 杏
- 葉
- 沙
- 參
“杏葉沙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ìng yè shā shēn]
- 漢字注音:
- ㄒㄧㄥˋ ㄧㄝˋ ㄕㄚ ㄕㄣ
- 簡繁字形:
- 杏葉沙參
- 是否常用:
- 否
“杏葉沙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稱"杏參"。 2.多年生草本。或名薺苨。根入藥,稱南沙參。
網絡解釋
杏葉沙參
杏葉沙參(學名:Adenophora hunanensis Nannf.)是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廣西、江西、廣東、河南、貴州、四川、山西、陜西、湖北、湖南、河北等地,生長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于山坡草地以及林緣草地,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模式標本產地是湖南武岡。南沙參載于東漢《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并記述有“主積血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的功用。南北朝《本草經集注》中將沙參與人參、玄參、丹參、苦參稱為五參。
“杏葉沙參”的單字解釋
【杏】:1.杏樹,落葉喬木,葉子寬卵形,花白色或粉紅色,果實近球形,成熟時一般黃紅色,味酸甜。2.(杏兒)這種植物的果實。3.(Xìng)姓。
【葉】:1.植物的一部分。生於枝幹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部分植物的葉子則因變態而具有貯藏、保護或捕食的功能:“一棵植物大致可分為根、莖、葉三部分。”2.像葉片的東西:“肺葉”。3.世代、時期:“唐朝中葉”、“十五世紀末葉”。《詩經?商頌?長發》:“昔在中葉,有震且業。”4.書頁。同“頁”。《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傳二?何涉傳》:“一過目不復再讀,而終身不忘。人問書傳中事,必指卷第、冊葉所在,驗之果然。”《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全卷已被燒毀,只剩得一兩葉。”5.比喻輕飄如葉的東西。宋?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6.量詞:(1)計算小船的單位:“一葉扁舟”。(2)計算書籍文件面數的單位。同“頁”:“三葉書”。7.姓。如清代有葉名琛。
【沙】:[shā]1.細小的石粒:風沙。防沙林。飛沙走石。2.像沙的東西:豆沙。3.姓。4.(嗓音)不清脆,不響亮:沙啞。沙音。5.沙皇:沙俄。[shà]搖動,使東西里的雜物集中,以便清除:把米里的沙子沙一沙。
“杏葉沙參”的相關詞語
* 杏葉沙參的讀音是:xìng yè shā shēn,杏葉沙參的意思:杏葉沙參 杏葉沙參(學名:Adenophora hunanensis Nannf.)是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廣西、江西、廣東、河南、貴州、四川、山西、陜西、湖北、湖南、河北等地,生長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于山坡草地以及林緣草地,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模式標本產地是湖南武岡。南沙參載于東漢《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并記述有“主積血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的功用。南北朝《本草經集注》中將沙參與人參、玄參、丹參、苦參稱為五參。
基本解釋
1.亦稱"杏參"。 2.多年生草本。或名薺苨。根入藥,稱南沙參。杏葉沙參
杏葉沙參(學名:Adenophora hunanensis Nannf.)是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廣西、江西、廣東、河南、貴州、四川、山西、陜西、湖北、湖南、河北等地,生長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于山坡草地以及林緣草地,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模式標本產地是湖南武岡。南沙參載于東漢《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并記述有“主積血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的功用。南北朝《本草經集注》中將沙參與人參、玄參、丹參、苦參稱為五參。【杏】:1.杏樹,落葉喬木,葉子寬卵形,花白色或粉紅色,果實近球形,成熟時一般黃紅色,味酸甜。2.(杏兒)這種植物的果實。3.(Xìng)姓。
【葉】:1.植物的一部分。生於枝幹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部分植物的葉子則因變態而具有貯藏、保護或捕食的功能:“一棵植物大致可分為根、莖、葉三部分。”2.像葉片的東西:“肺葉”。3.世代、時期:“唐朝中葉”、“十五世紀末葉”。《詩經?商頌?長發》:“昔在中葉,有震且業。”4.書頁。同“頁”。《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傳二?何涉傳》:“一過目不復再讀,而終身不忘。人問書傳中事,必指卷第、冊葉所在,驗之果然。”《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全卷已被燒毀,只剩得一兩葉。”5.比喻輕飄如葉的東西。宋?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6.量詞:(1)計算小船的單位:“一葉扁舟”。(2)計算書籍文件面數的單位。同“頁”:“三葉書”。7.姓。如清代有葉名琛。
【沙】:[shā]1.細小的石粒:風沙。防沙林。飛沙走石。2.像沙的東西:豆沙。3.姓。4.(嗓音)不清脆,不響亮:沙啞。沙音。5.沙皇:沙俄。[shà]搖動,使東西里的雜物集中,以便清除:把米里的沙子沙一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