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支西吾的讀音 東支西吾的意思
【解釋】指說話辦事含糊敷衍。【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下第三局時,頻頻以目送情。小道人會意,仍舊東支西吾,讓他過去。”
- 東
- 支
- 西
- 吾
“東支西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zhī xī wú]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ㄓ ㄒㄧ ㄨˊ
- 簡繁字形:
- 東支西吾
- 是否常用:
- 否
“東支西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說話辦事含糊敷衍。 辭典解釋
東支西吾 dōng zhī xī wú ㄉㄨㄥ ㄓ ㄒㄧ ㄨˊ 說話含糊不清,敷衍搪塞。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爭奈滿生有些不老氣,恰像還要把這件事瞞人的一般,并不明說,但只東支西吾,憑那哥哥說得天花亂墜,只是不肯回去。」
網絡解釋
【解釋】指說話辦事含糊敷衍。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下第三局時,頻頻以目送情。小道人會意,仍舊東支西吾,讓他過去。”
“東支西吾”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支】:1.撐:支帳篷。把葦簾子支起來。他用兩手支著頭正在想什么。2.伸出;豎起:兩只虎牙朝兩邊支著。支著耳朵聽。3.支持:支援。支應。體力不支。樂不可支。疼得實在支不住。4.調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領取(款項):支出。支取。支了一筆錢。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隊。支線。支店。8.a)用于隊伍等:一支軍隊。一支文化隊伍。b)用于歌曲或樂曲:兩支新的樂曲。c)紗線粗細程度的英制單位,用單位質量(重量)的長度來表示,如1磅重的紗線長度中有幾個840碼,就叫幾支(紗)。紗線越細,支數越大。d)用于桿狀的東西:一支槍。三支鋼筆。一支蠟燭。9.地支。見〖干支〗。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吾】:[wú]1.我,我的:吾身。吾國。吾輩。2.姓。[yù]古同“御”,抵御。
“東支西吾”的相關詞語
* 東支西吾的讀音是:dōng zhī xī wú,東支西吾的意思:【解釋】指說話辦事含糊敷衍。【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下第三局時,頻頻以目送情。小道人會意,仍舊東支西吾,讓他過去。”
基本解釋
謂說話辦事含糊敷衍。辭典解釋
東支西吾 dōng zhī xī wú ㄉㄨㄥ ㄓ ㄒㄧ ㄨˊ說話含糊不清,敷衍搪塞。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爭奈滿生有些不老氣,恰像還要把這件事瞞人的一般,并不明說,但只東支西吾,憑那哥哥說得天花亂墜,只是不肯回去。」
【解釋】指說話辦事含糊敷衍。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下第三局時,頻頻以目送情。小道人會意,仍舊東支西吾,讓他過去。”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支】:1.撐:支帳篷。把葦簾子支起來。他用兩手支著頭正在想什么。2.伸出;豎起:兩只虎牙朝兩邊支著。支著耳朵聽。3.支持:支援。支應。體力不支。樂不可支。疼得實在支不住。4.調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領取(款項):支出。支取。支了一筆錢。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隊。支線。支店。8.a)用于隊伍等:一支軍隊。一支文化隊伍。b)用于歌曲或樂曲:兩支新的樂曲。c)紗線粗細程度的英制單位,用單位質量(重量)的長度來表示,如1磅重的紗線長度中有幾個840碼,就叫幾支(紗)。紗線越細,支數越大。d)用于桿狀的東西:一支槍。三支鋼筆。一支蠟燭。9.地支。見〖干支〗。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吾】:[wú]1.我,我的:吾身。吾國。吾輩。2.姓。[yù]古同“御”,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