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之節的讀音 柏舟之節的意思
【解釋】指婦女喪夫后守節不嫁。同“柏舟之誓”。【出處】宋·朱熹《與陳師中書》:“朋友傳說,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
- 柏
- 舟
- 之
- 節
“柏舟之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ó zhōu zhī jié]
- 漢字注音:
- ㄅㄛˊ ㄓㄡ ㄓ ㄐㄧㄝˊ
- 簡繁字形:
- 柏舟之節
- 是否常用:
- 否
“柏舟之節”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柏舟之節 bó zhōu zhī jié ㄅㄛˊ ㄓㄡ ㄓ ㄐㄧㄝˊ 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共姜的父母逼共姜改嫁,共姜作〈柏舟〉詩自誓。見《詩經.鄘風.柏舟》。后以柏舟之節比喻夫死守節。宋.朱熹〈與陳師中書〉:「朋友傳說,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也作「柏舟之誓」。
網絡解釋
【解釋】指婦女喪夫后守節不嫁。同“柏舟之誓”。
【出處】宋·朱熹《與陳師中書》:“朋友傳說,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
“柏舟之節”的單字解釋
【柏】:[bǎi]1.柏樹,常綠喬木,葉子鱗片狀,果實為球果。木材質地堅硬,可用來做建筑材料等。2.(Bǎi)姓。[bó]柏林(Bólín),德國首都。[bò]見〖黃柏〗。
【舟】:1.船:輕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節】:同“節”。
“柏舟之節”的相關詞語
* 柏舟之節的讀音是:bó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節的意思:【解釋】指婦女喪夫后守節不嫁。同“柏舟之誓”。【出處】宋·朱熹《與陳師中書》:“朋友傳說,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
辭典解釋
柏舟之節 bó zhōu zhī jié ㄅㄛˊ ㄓㄡ ㄓ ㄐㄧㄝˊ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共姜的父母逼共姜改嫁,共姜作〈柏舟〉詩自誓。見《詩經.鄘風.柏舟》。后以柏舟之節比喻夫死守節。宋.朱熹〈與陳師中書〉:「朋友傳說,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也作「柏舟之誓」。
【解釋】指婦女喪夫后守節不嫁。同“柏舟之誓”。
【出處】宋·朱熹《與陳師中書》:“朋友傳說,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
【柏】:[bǎi]1.柏樹,常綠喬木,葉子鱗片狀,果實為球果。木材質地堅硬,可用來做建筑材料等。2.(Bǎi)姓。[bó]柏林(Bólín),德國首都。[bò]見〖黃柏〗。
【舟】:1.船:輕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節】: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