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的讀音 格列佛遊記的意思
格列佛游記 (喬納森·斯威夫特創作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又譯為江奈生·斯威夫特)創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首次出版于1726年。 作品以里梅爾·格列佛(又譯為萊繆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骃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格列佛游記》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便受到讀者追捧,一周之內售空。出版幾個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在中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被列為語文新課程標準必讀書目。根據其內容改編的電影分別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熒幕。
- 格
- 列
- 佛
- 遊
- 記
“格列佛遊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é liè fó yóu jì]
- 漢字注音:
- ㄍㄜˊ ㄌㄧㄝˋ ㄈㄛˊ ㄧㄡˊ ㄐㄧˋ
- 簡繁字形:
- 格列佛游記
- 是否常用:
- 否
“格列佛遊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長篇小說。英國斯威夫特作于1726年。分四部分:《小人國游記》、《大人國游記》、《拉普他等地紀事》、《智馬國》。小說通過英國醫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四個幻想國的經歷,抨擊英國的腐敗政治和侵略戰爭。辭典解釋
格列佛游記 gé liè fó yóu jì ㄍㄜˊ ㄌㄧㄝˋ ㄈㄛˊ ㄧㄡˊ ㄐㄧˋ 書名。英國作家斯威夫特撰。內容由小人國、大人國、飛空島國、馬人國等四部分組成。敘述主人翁四次航海奇遇見聞,是部頗受歡迎的小說。
網絡解釋
格列佛游記 (喬納森·斯威夫特創作長篇小說)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又譯為江奈生·斯威夫特)創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首次出版于1726年。
作品以里梅爾·格列佛(又譯為萊繆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骃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格列佛游記》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便受到讀者追捧,一周之內售空。出版幾個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在中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被列為語文新課程標準必讀書目。根據其內容改編的電影分別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熒幕。
“格列佛遊記”的單字解釋
【格】:[gé]1.格子:方格紙。把字寫在格兒里。四格兒的書架。2.規格;格式:品格。格律。合格。別具一格。3.品質;風度:人格。風格。性格。4.阻礙;限制:格于成例。5.某些語言中名詞(有的包括代詞、形容詞)的語法范疇,用詞尾變化來表示它和別的詞之間的語法關系。例如俄語的名詞、代詞、形容詞都有六個格。6.姓。7.推究:格物。8.打:格斗。格殺。[gē]形容某些碰擊、斷裂聲:格格。格登。
【列】:1.排列:羅列。列隊。按清單上列的一項一項地清點。2.安排到某類事物之中:列入議程。把發展教育事業列為重要任務之一。3.行列:出列。前列。4.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車。5.類:不在此列。6.各;眾:列國。列位觀眾。7.姓。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遊】:同“游”。
【記】:同“記”。
“格列佛遊記”的相關詞語
* 格列佛遊記的讀音是:gé liè fó yóu jì,格列佛遊記的意思:格列佛游記 (喬納森·斯威夫特創作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又譯為江奈生·斯威夫特)創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首次出版于1726年。 作品以里梅爾·格列佛(又譯為萊繆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骃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格列佛游記》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便受到讀者追捧,一周之內售空。出版幾個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在中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被列為語文新課程標準必讀書目。根據其內容改編的電影分別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熒幕。
基本解釋
長篇小說。英國斯威夫特作于1726年。分四部分:《小人國游記》、《大人國游記》、《拉普他等地紀事》、《智馬國》。小說通過英國醫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四個幻想國的經歷,抨擊英國的腐敗政治和侵略戰爭。辭典解釋
格列佛游記 gé liè fó yóu jì ㄍㄜˊ ㄌㄧㄝˋ ㄈㄛˊ ㄧㄡˊ ㄐㄧˋ書名。英國作家斯威夫特撰。內容由小人國、大人國、飛空島國、馬人國等四部分組成。敘述主人翁四次航海奇遇見聞,是部頗受歡迎的小說。
格列佛游記 (喬納森·斯威夫特創作長篇小說)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又譯為江奈生·斯威夫特)創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首次出版于1726年。作品以里梅爾·格列佛(又譯為萊繆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骃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格列佛游記》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便受到讀者追捧,一周之內售空。出版幾個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在中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被列為語文新課程標準必讀書目。根據其內容改編的電影分別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熒幕。
【格】:[gé]1.格子:方格紙。把字寫在格兒里。四格兒的書架。2.規格;格式:品格。格律。合格。別具一格。3.品質;風度:人格。風格。性格。4.阻礙;限制:格于成例。5.某些語言中名詞(有的包括代詞、形容詞)的語法范疇,用詞尾變化來表示它和別的詞之間的語法關系。例如俄語的名詞、代詞、形容詞都有六個格。6.姓。7.推究:格物。8.打:格斗。格殺。[gē]形容某些碰擊、斷裂聲:格格。格登。
【列】:1.排列:羅列。列隊。按清單上列的一項一項地清點。2.安排到某類事物之中:列入議程。把發展教育事業列為重要任務之一。3.行列:出列。前列。4.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車。5.類:不在此列。6.各;眾:列國。列位觀眾。7.姓。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遊】:同“游”。
【記】: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