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簡文帝的讀音 梁簡文帝的意思
辭典解釋梁簡文帝 liáng jiǎn wén dì 帝號。(西元503~551)?姓蕭名綱,字世纘,南蘭陵人(今江蘇省武進縣)?。南朝梁皇帝。為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弟。自幼聰慧,讀書一目十行。工詩文,辭藻綺艷,當時號稱宮體。即位二年,為侯景所殺。卒謚簡文,廟號太宗。著有《昭明太子傳》、《易林》、《棋品》等,后人輯有《梁簡文帝集》。
- 梁
- 簡
- 文
- 帝
“梁簡文帝”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áng jiǎn wén dì]
- 漢字注音:
- ㄌㄧㄤˊ ㄐㄧㄢˇ ㄨㄣˊ ㄉㄧ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梁簡文帝”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梁簡文帝 liáng jiǎn wén dì ㄌㄧㄤˊ ㄐㄧㄢˇ ㄨㄣˊ ㄉㄧˋ 帝號。(西元503~551)?姓蕭名綱,字世纘,南蘭陵人(今江蘇省武進縣)?。南朝梁皇帝。為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弟。自幼聰慧,讀書一目十行。工詩文,辭藻綺艷,當時號稱宮體。即位二年,為侯景所殺。卒謚簡文,廟號太宗。著有《昭明太子傳》、《易林》、《棋品》等,后人輯有《梁簡文帝集》。
網絡解釋
“梁簡文帝”的單字解釋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簡】:同“簡”。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帝】:1.宗教徒或神話中稱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者:上帝。天帝。玉皇大帝。2.君主;皇帝:稱帝。三皇五帝。3.指帝國主義:反帝斗爭。4.姓。
“梁簡文帝”的相關詞語
* 梁簡文帝的讀音是:liáng jiǎn wén dì,梁簡文帝的意思:辭典解釋梁簡文帝 liáng jiǎn wén dì 帝號。(西元503~551)?姓蕭名綱,字世纘,南蘭陵人(今江蘇省武進縣)?。南朝梁皇帝。為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弟。自幼聰慧,讀書一目十行。工詩文,辭藻綺艷,當時號稱宮體。即位二年,為侯景所殺。卒謚簡文,廟號太宗。著有《昭明太子傳》、《易林》、《棋品》等,后人輯有《梁簡文帝集》。
辭典解釋
梁簡文帝 liáng jiǎn wén dì ㄌㄧㄤˊ ㄐㄧㄢˇ ㄨㄣˊ ㄉㄧˋ帝號。(西元503~551)?姓蕭名綱,字世纘,南蘭陵人(今江蘇省武進縣)?。南朝梁皇帝。為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弟。自幼聰慧,讀書一目十行。工詩文,辭藻綺艷,當時號稱宮體。即位二年,為侯景所殺。卒謚簡文,廟號太宗。著有《昭明太子傳》、《易林》、《棋品》等,后人輯有《梁簡文帝集》。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簡】:同“簡”。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帝】:1.宗教徒或神話中稱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者:上帝。天帝。玉皇大帝。2.君主;皇帝:稱帝。三皇五帝。3.指帝國主義:反帝斗爭。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