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弟子的讀音 梨園弟子的意思
【解釋】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戲劇演員。【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蛾老。”【示例】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近義詞】梨園子弟【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戲劇演員
- 梨
- 園
- 弟
- 子
“梨園弟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í yuán dì zǐ]
- 漢字注音:
- ㄌㄧˊ ㄩㄢˊ ㄉㄧˋ ㄗˇ
- 簡繁字形:
- 梨園弟子
- 是否常用:
- 否
“梨園弟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亦稱“梨園子弟”。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唐以后泛指戲曲演員。辭典解釋
梨園弟子 lí yuán dì zǐ ㄌㄧˊ ㄩㄢˊ ㄉㄧˋ ㄗˇ 唐玄宗時對梨園歌舞藝人的稱呼。《新唐書.卷二二.禮樂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后用以泛稱演戲的人。唐.劉禹錫〈酬楊司業巨源見寄〉詩:「渤海歸人將集去,梨園弟子請詞來。」也稱為「梨園子弟」。
網絡解釋
【解釋】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戲劇演員。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蛾老。”
【示例】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近義詞】梨園子弟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戲劇演員
“梨園弟子”的單字解釋
【梨】:1.梨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卵形,花一般白色。果實是常見水果。品種很多。2.這種植物的果實。3.(Lí)姓。
【園】:同“園”。
【弟】:[dì]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弟弟。兄弟。2.親戚或親族間輩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表弟。堂弟。3.稱同輩比自己年紀小的男性:老弟。師弟。4.學生對老師自稱或別人指稱:弟子。徒弟。5.古同“第”,次序。6.古同“第”,但。[tì]古同“悌”,孝悌。[tuí]〔弟靡〕頹唐;柔順。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梨園弟子”的相關詞語
* 梨園弟子的讀音是:lí yuán dì zǐ,梨園弟子的意思:【解釋】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戲劇演員。【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蛾老。”【示例】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近義詞】梨園子弟【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戲劇演員
基本解釋
亦稱“梨園子弟”。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唐以后泛指戲曲演員。辭典解釋
梨園弟子 lí yuán dì zǐ ㄌㄧˊ ㄩㄢˊ ㄉㄧˋ ㄗˇ唐玄宗時對梨園歌舞藝人的稱呼。《新唐書.卷二二.禮樂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后用以泛稱演戲的人。唐.劉禹錫〈酬楊司業巨源見寄〉詩:「渤海歸人將集去,梨園弟子請詞來。」也稱為「梨園子弟」。
【解釋】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戲劇演員。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蛾老。”
【示例】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近義詞】梨園子弟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戲劇演員
【梨】:1.梨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卵形,花一般白色。果實是常見水果。品種很多。2.這種植物的果實。3.(Lí)姓。
【園】:同“園”。
【弟】:[dì]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弟弟。兄弟。2.親戚或親族間輩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表弟。堂弟。3.稱同輩比自己年紀小的男性:老弟。師弟。4.學生對老師自稱或別人指稱:弟子。徒弟。5.古同“第”,次序。6.古同“第”,但。[tì]古同“悌”,孝悌。[tuí]〔弟靡〕頹唐;柔順。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