棡鼓曲的讀音 棡鼓曲的意思
棡鼓曲 棡鼓曲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gāng gǔ qǔ,釋義為曲名。
- 棡
- 鼓
- 曲
“棡鼓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āng gǔ qǔ]
- 漢字注音:
- ㄍㄤ ㄍㄨˇ ㄑㄩˇ
- 簡繁字形:
- ?鼓曲
- 是否常用:
- 否
“棡鼓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曲名。相傳黃帝出師涿鹿,以?鼓為警衛,作?鼓曲。或謂其曲辭本之鮮卑。
網絡解釋
棡鼓曲
棡鼓曲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gāng gǔ qǔ,釋義為曲名。
“棡鼓曲”的單字解釋
【棡】:〔青棡〕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木材堅硬,供建筑用。亦稱“槲櫟”。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棡鼓曲”的相關詞語
* 棡鼓曲的讀音是:gāng gǔ qǔ,棡鼓曲的意思:棡鼓曲 棡鼓曲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gāng gǔ qǔ,釋義為曲名。
基本解釋
1.曲名。相傳黃帝出師涿鹿,以?鼓為警衛,作?鼓曲。或謂其曲辭本之鮮卑。棡鼓曲
棡鼓曲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gāng gǔ qǔ,釋義為曲名。【棡】:〔青棡〕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木材堅硬,供建筑用。亦稱“槲櫟”。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