櫰怎么讀 櫰的意思
“櫰”字共有2個讀音:
[huái]
[guī]

漢字 | 櫰 |
---|---|
讀音 |
|
注音 | ㄏㄨㄞˊ|ㄍㄨㄟ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0 部外:16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AF0 |
其它編碼 | 五筆:syle 倉頡:dywv 鄭碼:fskr 四角:40932 |
筆順編碼 | 12344125221241343534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丶一丨フ丨丨一丨丶一ノ丶ノ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點 橫 豎 橫折 豎 豎 橫 豎 點 提 撇 點 撇 豎提 撇 捺 |
櫰字的意思
[huái]
〔櫰槐〕落葉喬木,奇數羽狀復葉,莢果扁平,長橢圓形至條形,木材質地堅硬細密,供建筑、做器具、雕刻等用,種子可榨油。亦稱“山槐”。
[guī]古書上說的一種樹:“(中曲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棠,而員(圓)葉赤實,實大如木瓜,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櫰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櫰
huái ㄏㄨㄞˊ
◎ 〔櫰槐〕落葉喬木,奇數羽狀復葉,莢果扁平,長橢圓形至條形,木材質地堅硬細密,供建筑、做器具、雕刻等用,種子可榨油。亦稱“山槐”。
其它字義
● 櫰
guī ㄍㄨㄟˉ
◎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中曲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棠,而員(圓)葉赤實,實大如木瓜,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櫰字的詳細解釋
櫰字的辭典解釋
櫰ㄏㄨㄞˊhuái名
葉大色黑的槐樹。《爾雅·釋木》:「櫰,槐大葉而黑。」晉·郭璞·注:「槐樹葉大色黑者名為櫰。」
康熙字典解釋
櫰【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6畫
《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正韻》乎乖切,??音槐。《玉篇》槐之別名。《爾雅·釋木》櫰槐,大葉而黑。
又《集韻》戸賄切,音廆。義同。
又《唐韻》公回切《集韻》《韻會》姑回切,??音傀。《山海經》中曲山有木,如棠,而圓葉赤實,實大如木瓜,名曰櫰,食之多力。
又《本草綱目》櫰香,卽《楞嚴經》兜婁婆香也。
說文解字解釋
櫰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櫰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