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的讀音 治國的意思
治國 《治國》是我國古籍《管子》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見于《管子》第四十八篇。 《管子》是一部記錄中國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言行事跡的書籍。大約成書于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劉向編定《管子》時共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馀10篇僅存目錄。
- 治
- 國
“治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ì guó]
- 漢字注音:
- ㄓˋ ㄍㄨㄛˊ
- 簡繁字形:
- 治國
- 是否常用:
- 是
“治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治國 zhìguó
[administer a country;manage state affairs] 治理國家政務,使強盛安定
安邦治國
辭典解釋
治國 zhì guó ㄓˋ ㄍㄨㄛˊ 治理國事。
《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治國以禮,民無怨聲。」
政治清明百姓安樂的國家。
《荀子.富國》:「其耕者樂田,其戰士安難,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其卿相調議,是治國已。」
反義詞
亂國
網絡解釋
治國
《治國》是我國古籍《管子》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見于《管子》第四十八篇。
《管子》是一部記錄中國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言行事跡的書籍。大約成書于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劉向編定《管子》時共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馀10篇僅存目錄。
“治國”的單字解釋
【治】:1.治理:治家。治國。自治。治標。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治。府治。省治。4.醫治:治病。我的病已經治好了。5.消滅(害蟲):治蝗。治蚜蟲。6.懲辦:治罪。懲治。處治。7.研究:治學。8.姓。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治國”的反義詞
“治國”的相關成語
治國齊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治國安民
治國安邦
治郭安邦
鼎鼐調和
齊家治國
安邦治國
勵精求治
安富恤窮
結繩而治
論道經邦
經邦論道
文治武力
遠至邇安
國之四維
佐國之謀
經濟之才
內修外攘
王佐之才
“治國”的相關詞語
“治國”造句
男兒立志三步曲:齊家、治國、平天下。唐寅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法治國家,權力屈從法律;*制國家,法律屈從權力。
圣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管子。民諺
治國之道,在乎猛寬得中。淮南子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求生,舉賢求安。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推進依法治市進程。
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列子
* 治國的讀音是:zhì guó,治國的意思:治國 《治國》是我國古籍《管子》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見于《管子》第四十八篇。 《管子》是一部記錄中國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言行事跡的書籍。大約成書于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劉向編定《管子》時共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馀10篇僅存目錄。
基本解釋
治國 zhìguó
[administer a country;manage state affairs] 治理國家政務,使強盛安定
安邦治國
辭典解釋
治國 zhì guó ㄓˋ ㄍㄨㄛˊ治理國事。
《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治國以禮,民無怨聲。」
政治清明百姓安樂的國家。
《荀子.富國》:「其耕者樂田,其戰士安難,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其卿相調議,是治國已。」
反義詞
亂國治國
《治國》是我國古籍《管子》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見于《管子》第四十八篇。《管子》是一部記錄中國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言行事跡的書籍。大約成書于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劉向編定《管子》時共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馀10篇僅存目錄。

【治】:1.治理:治家。治國。自治。治標。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治。府治。省治。4.醫治:治病。我的病已經治好了。5.消滅(害蟲):治蝗。治蚜蟲。6.懲辦:治罪。懲治。處治。7.研究:治學。8.姓。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男兒立志三步曲:齊家、治國、平天下。唐寅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法治國家,權力屈從法律;*制國家,法律屈從權力。
圣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管子。民諺
治國之道,在乎猛寬得中。淮南子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求生,舉賢求安。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推進依法治市進程。
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