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的讀音 泊秦淮的意思
泊秦淮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后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煉,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 泊
- 秦
- 淮
“泊秦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ó qín huái]
- 漢字注音:
- ㄅㄛˊ ㄑㄧㄣˊ ㄏㄨㄞ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泊秦淮”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泊秦淮 bó qín huái ㄅㄛˊ ㄑㄧㄣˊ ㄏㄨㄞˊ 詩名。唐杜牧所作。七言絕句。
全詩為:「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網絡解釋
泊秦淮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后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煉,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泊秦淮”的單字解釋
【泊】:[bó]1.船靠岸;停船:停泊。船泊港外。2.停留:漂泊。3.停放(車輛):泊車。4.姓。5.恬靜:淡泊。[pō]湖(多用于湖名):湖泊。梁山泊(在今山東)。羅布泊(在新疆)。血泊。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淮】:1.淮河,水名,發源于河南,流經安徽,入江蘇洪澤湖。2.姓。
“泊秦淮”的相關詞語
“泊秦淮”造句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李壞喜歡喝酒,喜歡女人,過的是白日放歌縱酒,夜泊秦淮觀月的日子,一向自由散漫、無根無定。
月亮里有無盡的美麗,帶著她那如花的笑靨。于是有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有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有了“煙籠寒水籠沙,夜泊秦淮酒家”;有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明末清初的秦淮河勾欄瓦肆間,沒有江南的黃梅雨流水橋,反而歌舞升平,笙歌徹夜,才子們夜泊秦淮近酒家,慕名一睹秦淮八艷的無雙色藝。
* 泊秦淮的讀音是:bó qín huái,泊秦淮的意思:泊秦淮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后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煉,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辭典解釋
泊秦淮 bó qín huái ㄅㄛˊ ㄑㄧㄣˊ ㄏㄨㄞˊ詩名。唐杜牧所作。七言絕句。
全詩為:「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泊秦淮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后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煉,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泊】:[bó]1.船靠岸;停船:停泊。船泊港外。2.停留:漂泊。3.停放(車輛):泊車。4.姓。5.恬靜:淡泊。[pō]湖(多用于湖名):湖泊。梁山泊(在今山東)。羅布泊(在新疆)。血泊。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淮】:1.淮河,水名,發源于河南,流經安徽,入江蘇洪澤湖。2.姓。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李壞喜歡喝酒,喜歡女人,過的是白日放歌縱酒,夜泊秦淮觀月的日子,一向自由散漫、無根無定。
月亮里有無盡的美麗,帶著她那如花的笑靨。于是有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有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有了“煙籠寒水籠沙,夜泊秦淮酒家”;有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明末清初的秦淮河勾欄瓦肆間,沒有江南的黃梅雨流水橋,反而歌舞升平,笙歌徹夜,才子們夜泊秦淮近酒家,慕名一睹秦淮八艷的無雙色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