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書的讀音 法書的意思
法書 法書 [fǎ shū] 一、法令律科之類的書籍。 二、書法用語。又稱法帖,學習書法可以作為楷模的范本。以及對古代名家墨跡的敬稱,或以此譽稱表達對書法作者的尊重之意。 三、泛指道教術法的典籍書冊。 四、道教的圖、紋、箓、字、符、篆,共稱為“法書”,特指附有愿心念力和精神加持力的圖文符箓。
- 法
- 書
“法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ǎ shū]
- 漢字注音:
- ㄈㄚˇ ㄕㄨ
- 簡繁字形:
- 法書
- 是否常用:
- 否
“法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法書 fǎshū
(1) [model calligraphy]∶有高度藝術性的可以做為書法典范的字
(2) [your honorable penmanship]∶敬辭,稱對方寫的字
辭典解釋
法書 fǎ shū ㄈㄚˇ ㄕㄨ 敬稱他人所寫的字,言其可為法則。
有關法律制度的書籍。
漢.焦延壽《易林.卷一.大畜》:「典策法書,藏在蘭臺,雖遭亂潰,獨不遇災。」
網絡解釋
法書
法書 [fǎ shū]
一、法令律科之類的書籍。
二、書法用語。又稱法帖,學習書法可以作為楷模的范本。以及對古代名家墨跡的敬稱,或以此譽稱表達對書法作者的尊重之意。
三、泛指道教術法的典籍書冊。
四、道教的圖、紋、箓、字、符、篆,共稱為“法書”,特指附有愿心念力和精神加持力的圖文符箓。
“法書”的單字解釋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法書”的相關詞語
* 法書的讀音是:fǎ shū,法書的意思:法書 法書 [fǎ shū] 一、法令律科之類的書籍。 二、書法用語。又稱法帖,學習書法可以作為楷模的范本。以及對古代名家墨跡的敬稱,或以此譽稱表達對書法作者的尊重之意。 三、泛指道教術法的典籍書冊。 四、道教的圖、紋、箓、字、符、篆,共稱為“法書”,特指附有愿心念力和精神加持力的圖文符箓。
基本解釋
法書 fǎshū
(1) [model calligraphy]∶有高度藝術性的可以做為書法典范的字
(2) [your honorable penmanship]∶敬辭,稱對方寫的字
辭典解釋
法書 fǎ shū ㄈㄚˇ ㄕㄨ敬稱他人所寫的字,言其可為法則。
有關法律制度的書籍。
漢.焦延壽《易林.卷一.大畜》:「典策法書,藏在蘭臺,雖遭亂潰,獨不遇災。」
法書
法書 [fǎ shū]一、法令律科之類的書籍。
二、書法用語。又稱法帖,學習書法可以作為楷模的范本。以及對古代名家墨跡的敬稱,或以此譽稱表達對書法作者的尊重之意。
三、泛指道教術法的典籍書冊。
四、道教的圖、紋、箓、字、符、篆,共稱為“法書”,特指附有愿心念力和精神加持力的圖文符箓。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