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文周內的讀音 深文周內的意思
【解釋】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出處】清·錢謙益《兵部尚書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獄,必以情本倫常依法比,不為深文周內。”【示例】滿洲太祖以七恨誓師,未必無~之言,然明之無端起釁,亦不得謂無咎。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三回
- 深
- 文
- 周
- 內
“深文周內”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ēn wén zhōu nà]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深文周內
- 是否常用:
- 否
“深文周內”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亦作:深文周納
網絡解釋
【解釋】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
【出處】清·錢謙益《兵部尚書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獄,必以情本倫常依法比,不為深文周內。”
【示例】滿洲太祖以七恨誓師,未必無~之言,然明之無端起釁,亦不得謂無咎。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三回
“深文周內”的單字解釋
【深】:1.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的距離大(跟“淺”相對,2.—3.同):深耕。深山。這院子很深。4.深度: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這間屋子寬一丈,深一丈四。5.深奧:由淺入深。這本書很深,初學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談。影響很深。7.(感情)厚;(關系)密切:深情。兩人的關系很深。8.(顏色)濃:深紅。深綠。顏色太深。9.距離開始的時間很久:深秋。夜已經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內】:同“內”。
“深文周內”的相關詞語
* 深文周內的讀音是:shēn wén zhōu nà,深文周內的意思:【解釋】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出處】清·錢謙益《兵部尚書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獄,必以情本倫常依法比,不為深文周內。”【示例】滿洲太祖以七恨誓師,未必無~之言,然明之無端起釁,亦不得謂無咎。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三回
基本解釋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亦作:深文周納【解釋】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
【出處】清·錢謙益《兵部尚書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獄,必以情本倫常依法比,不為深文周內。”
【示例】滿洲太祖以七恨誓師,未必無~之言,然明之無端起釁,亦不得謂無咎。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三回
【深】:1.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的距離大(跟“淺”相對,2.—3.同):深耕。深山。這院子很深。4.深度: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這間屋子寬一丈,深一丈四。5.深奧:由淺入深。這本書很深,初學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談。影響很深。7.(感情)厚;(關系)密切:深情。兩人的關系很深。8.(顏色)濃:深紅。深綠。顏色太深。9.距離開始的時間很久:深秋。夜已經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內】:同“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