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清玉絜的讀音 淵清玉絜的意思
【解釋】如淵之清,如玉之潔。比喻人品高尚。【出處】《三國志·魏志·陳矯傳》:“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
- 淵
- 清
- 玉
- 絜
“淵清玉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uān qīng yù jié]
- 漢字注音:
- ㄩㄢ ㄑㄧㄥ ㄩˋ ㄐㄧㄝ ˊ
- 簡繁字形:
- 淵清玉絜
- 是否常用:
- 否
“淵清玉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如淵之清,如玉之潔。比喻人品高尚。
網絡解釋
【解釋】如淵之清,如玉之潔。比喻人品高尚。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矯傳》:“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
“淵清玉絜”的單字解釋
【淵】:1.深水、深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2.根源、本源:淵源。《新唐書·第五琦傳》:“今之急在兵,兵彊弱在賦,賦所出以江、淮為淵。”3.人或物聚集的地方:罪惡之淵藪。《後漢書·文苑傳·杜篤》:“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穀之淵。”4.姓。如春秋時齊國有淵秋。5.深:學問淵博。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一》:“其右有潭,淵黑一如獺子潭,而宏廣更過之,是名龍江。”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玉】:1.礦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體。化學成分是硅酸鋁鈉。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巖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藝美術品。2.比喻潔白美麗:亭亭玉立。3.敬辭。稱對方的身體或行動:玉體。玉成。
【絜】:[jié]同“潔”[xié]1.量度物體周圍的長度。2.泛指衡量。
“淵清玉絜”的相關詞語
* 淵清玉絜的讀音是:yuān qīng yù jié,淵清玉絜的意思:【解釋】如淵之清,如玉之潔。比喻人品高尚。【出處】《三國志·魏志·陳矯傳》:“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
基本解釋
如淵之清,如玉之潔。比喻人品高尚。【解釋】如淵之清,如玉之潔。比喻人品高尚。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矯傳》:“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
【淵】:1.深水、深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2.根源、本源:淵源。《新唐書·第五琦傳》:“今之急在兵,兵彊弱在賦,賦所出以江、淮為淵。”3.人或物聚集的地方:罪惡之淵藪。《後漢書·文苑傳·杜篤》:“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穀之淵。”4.姓。如春秋時齊國有淵秋。5.深:學問淵博。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一》:“其右有潭,淵黑一如獺子潭,而宏廣更過之,是名龍江。”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玉】:1.礦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體。化學成分是硅酸鋁鈉。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巖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藝美術品。2.比喻潔白美麗:亭亭玉立。3.敬辭。稱對方的身體或行動:玉體。玉成。
【絜】:[jié]同“潔”[xié]1.量度物體周圍的長度。2.泛指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