絜怎么讀 絜的意思

漢字 | 絜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ㄝˊ|ㄐㄧㄝˊ |
部首 | [糸] 絞絲底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6 |
異體字 | 挈 潔 揳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D5C |
其它編碼 | 五筆:dhvi 倉頡:qhvif 鄭碼:ciyz 四角:57903 |
筆順編碼 | 111253554234 |
筆順筆畫 | 一一一丨フノフフ丶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橫 橫 豎 橫折鉤 撇 撇折 撇折 點 豎鉤 撇 點 |
絜字的意思
絜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絜
xié ㄒㄧㄝˊ
量物體的周圍長度;也泛指衡量:“度長絜大。”古河名,古代中國黃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條支流之一。其它字義
● 絜
jié ㄐㄧㄝˊ
古同“潔”,干凈。廉潔。明亮。修整;修飾。英語 a marking line; ascertain, assess; measure
德語 rein, sauber, klar [ hist. für 潔 ] (Adj)?,blo?, rein
法語 propre,ligne de marquage,pur,réglementer
絜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絜 jié
〈形〉
(1) (潔的異體字)
(2) 通“潔”。清潔 [clean]。如:絜清(清潔);絜粢(潔凈的黍稷);絜齋(潔凈齋戒)
(3) 清白 [pure;stainless]。如:絜操(高尚的操守);絜白(清白);絜廉(廉潔);絜情(高潔的情操)
(4) 修整 [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如:絜己(修養己身);絜行(端正自己行為);絜身(修身)
(5) 另見 xié
基本詞義
◎ 絜 xié
〈動〉?
(1) 同本義 [bind up;tie]
絜,麻一絜也。——《說文》。字亦作絜。
束縛謂之絜。——《通俗文》
絜,束也。——《廣雅》
子孫累世絜駕。——《韓非子·五蠹》
(2) 用繩度量圍長 [measure girth with a rope]
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莊子》
(3) 泛指度量 [measure]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漢· 賈誼《過秦論》
詞性變化
◎ 絜 Xié
〈名〉
(1) 河名 [Xie River]。古代黃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條支流之一
(2) 另見 jié
絜字的辭典解釋
使清凈、干凈。如:「自絜」。《詩經·小雅·楚茨》:「絜爾牛羊,以往烝嘗。」《國語·越語》:「絜其居,美其服。」同「潔 」。
整飾、修飾。《文選·李康·運命論》:「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車徒。」
形清明、清廉。《莊子·徐無鬼》:「其為人絜廉善士也。」《文選·張衡·東京賦》:「聘丘園之耿絜,旅束帛之戔戔。」
絜ㄒㄧㄝˊxié 動用繩子測量寬度。《集韻·入聲·屑韻》:「絜,約束知大小也。」《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
審度、比較。《文選·賈誼·過秦論》:「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
康熙字典解釋
絜【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結。《說文》麻一耑也。
又《博雅》靜也。《玉篇》淸也。《廣韻》經典潔用絜。《易·說卦》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按絜,朱子本義作潔。《詩·小雅》絜爾牛羊。《禮·經解》絜靜精微易敎也。《左傳·桓六年》絜粢豐盛。
又《廣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擷。《禮·大學》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註》絜,猶結也,挈也。《朱子·章句》絜,度也。《莊子·人閒世》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音義》絜,約束也。
又《爾雅·釋水》絜,九河之一。《註》水多約絜也。
又《集韻》顯結切,音肸。義同。
又《集韻》詰計切,音契。提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戛。挈或作絜,?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絜【卷十三】【糸部】
麻一耑也。從糸?聲。古屑切
說文解字注
(絜)麻一耑也。一耑猶一束也。耑、頭也。束之必齊其首。故曰耑。人部係下云。絜束也。是知絜爲束也。束之必圍之。故引申之圍度曰絜。束之則不??曼。故又引申爲?淨。俗作潔。經典作絜。從糸。?聲。古?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