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的讀音 渤海的意思
渤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北部內海)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被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陸地環抱,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渤海具體位置為37°07’一41°00’N,117°35’一121°10’E。海域面積約7.7×10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18米,最大水深83米。渤海大陸海岸線長約3170千米(包括煙臺市的黃海部分),其中,遼寧省的大陸海岸線(渤海部分)約1235千米,河北省約288千米,天津市約153千米,山東省約1494千米。 渤海是由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和中央海盆組成,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黃河、遼河、灤河和海河,年徑流總量達888億立方米。地勢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峽傾斜,地形單調平緩。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線和古河道殘跡。渤海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為前寒武紀變質巖。第四紀沉積物厚達300~500米,主要為陸源物質。三大海灣都分布有粉砂質粘土軟泥和粘土質軟泥。中部多細粉砂、粗粉砂、細砂。海峽北部為礫石、貝殼殘片,海峽南部卻為細粒沉積。 2018年12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渤海綜合治理工作的總體要求、范圍與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 渤
- 海
“渤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ó hǎi]
- 漢字注音:
- ㄅㄛˊ ㄏㄞ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渤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我國的內海,位于遼、冀、魯、津三省一市間,東至遼東半島南端,南至山東半島北岸。我國唐代以靺鞨族為主體所建的政權。辭典解釋
渤海 bó hǎi ㄅㄛˊ ㄏㄞˇ 海洋名。在我國東北,以山東、遼東兩半島環抱而成,其外為黃海。遼寧、河北兩省及山東省北部都瀕臨此海。
也稱為「北海」。
郡名。漢代設置,在今河北境內,并及山東境。
國名。參見「渤海國」條。
英語 Bohai Sea, or Bo Hai, between Liaoning and Shandong, Parhae, Korean kingdom in Manchuria and Siberia 698-926
德語 Golf von Bohai
法語 Mer de Bohai
網絡解釋
渤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北部內海)
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被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陸地環抱,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渤海具體位置為37°07’一41°00’N,117°35’一121°10’E。海域面積約7.7×10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18米,最大水深83米。渤海大陸海岸線長約3170千米(包括煙臺市的黃海部分),其中,遼寧省的大陸海岸線(渤海部分)約1235千米,河北省約288千米,天津市約153千米,山東省約1494千米。
渤海是由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和中央海盆組成,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黃河、遼河、灤河和海河,年徑流總量達888億立方米。地勢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峽傾斜,地形單調平緩。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線和古河道殘跡。渤海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為前寒武紀變質巖。第四紀沉積物厚達300~500米,主要為陸源物質。三大海灣都分布有粉砂質粘土軟泥和粘土質軟泥。中部多細粉砂、粗粉砂、細砂。海峽北部為礫石、貝殼殘片,海峽南部卻為細粒沉積。
2018年12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渤海綜合治理工作的總體要求、范圍與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渤海”的單字解釋
【渤】:〔渤海〕中國的內海。外有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抱,西鄰河北和天津,東以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面積約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米。富漁鹽之利。
【海】:1.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連成一大片的很多同類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從外國來的:海棠。海棗。5.極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無目標地:海罵。她丟了支筆,海找。7.毫無節制地:海吃海喝。8.姓。
“渤海”的相關詞語
“渤海”造句
在波瀾壯闊的渤海,在大漠孤煙的塞外,在拔地而起的山岳,在塵土飛揚的古道,飛舞著一條雄偉神奇的中國龍,這就是不朽的長城。
捕撈船隊正在渤海灣作業。
渤海的環境破壞十分嚴重,無獨有偶,黃河也遭到了環境的破壞。
西邊,黃海暖流向西北流動一直進入渤海北部。
燕鳴翔宇渤海邊,大氣磅礴立基園。九州英才盡苦力,十載寒窗化甘甜。周周躬耕育桃李,年年俯首作源泉。快履鄒形成偉業,東意無限更向前。
孔南地區位于渤海灣盆地中部黃驊坳陷的南部,為孔店凸起至燈明寺的廣大坳陷地區,是黃驊坳陷中的第二大富油凹陷。
以渤海灣盆地下第三系為例,將可容納空間概念應用于陸相斷陷盆地層序成因分析和層序劃分。
老鐵山水道位于渤海海峽北部,由南部沖刷槽、北部沖刷槽和中部隆起帶等三個侵蝕地貌單元構成。
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峽延伸,有一條水深達27米的天然水道,直經海峽,通向黃海。
但1969年在同區發生的渤海大地震之前,則平均海平面經歷了長趨勢的下降。
* 渤海的讀音是:bó hǎi,渤海的意思:渤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北部內海)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被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陸地環抱,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渤海具體位置為37°07’一41°00’N,117°35’一121°10’E。海域面積約7.7×10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18米,最大水深83米。渤海大陸海岸線長約3170千米(包括煙臺市的黃海部分),其中,遼寧省的大陸海岸線(渤海部分)約1235千米,河北省約288千米,天津市約153千米,山東省約1494千米。 渤海是由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和中央海盆組成,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黃河、遼河、灤河和海河,年徑流總量達888億立方米。地勢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峽傾斜,地形單調平緩。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線和古河道殘跡。渤海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為前寒武紀變質巖。第四紀沉積物厚達300~500米,主要為陸源物質。三大海灣都分布有粉砂質粘土軟泥和粘土質軟泥。中部多細粉砂、粗粉砂、細砂。海峽北部為礫石、貝殼殘片,海峽南部卻為細粒沉積。 2018年12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渤海綜合治理工作的總體要求、范圍與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基本解釋
我國的內海,位于遼、冀、魯、津三省一市間,東至遼東半島南端,南至山東半島北岸。我國唐代以靺鞨族為主體所建的政權。辭典解釋
渤海 bó hǎi ㄅㄛˊ ㄏㄞˇ海洋名。在我國東北,以山東、遼東兩半島環抱而成,其外為黃海。遼寧、河北兩省及山東省北部都瀕臨此海。
也稱為「北海」。
郡名。漢代設置,在今河北境內,并及山東境。
國名。參見「渤海國」條。
英語 Bohai Sea, or Bo Hai, between Liaoning and Shandong, Parhae, Korean kingdom in Manchuria and Siberia 698-926
德語 Golf von Bohai
法語 Mer de Bohai
渤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北部內海)
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被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陸地環抱,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渤海具體位置為37°07’一41°00’N,117°35’一121°10’E。海域面積約7.7×10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18米,最大水深83米。渤海大陸海岸線長約3170千米(包括煙臺市的黃海部分),其中,遼寧省的大陸海岸線(渤海部分)約1235千米,河北省約288千米,天津市約153千米,山東省約1494千米。渤海是由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和中央海盆組成,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黃河、遼河、灤河和海河,年徑流總量達888億立方米。地勢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峽傾斜,地形單調平緩。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線和古河道殘跡。渤海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為前寒武紀變質巖。第四紀沉積物厚達300~500米,主要為陸源物質。三大海灣都分布有粉砂質粘土軟泥和粘土質軟泥。中部多細粉砂、粗粉砂、細砂。海峽北部為礫石、貝殼殘片,海峽南部卻為細粒沉積。
2018年12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渤海綜合治理工作的總體要求、范圍與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渤】:〔渤海〕中國的內海。外有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抱,西鄰河北和天津,東以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面積約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米。富漁鹽之利。
【海】:1.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連成一大片的很多同類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從外國來的:海棠。海棗。5.極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無目標地:海罵。她丟了支筆,海找。7.毫無節制地:海吃海喝。8.姓。
在波瀾壯闊的渤海,在大漠孤煙的塞外,在拔地而起的山岳,在塵土飛揚的古道,飛舞著一條雄偉神奇的中國龍,這就是不朽的長城。
捕撈船隊正在渤海灣作業。
渤海的環境破壞十分嚴重,無獨有偶,黃河也遭到了環境的破壞。
西邊,黃海暖流向西北流動一直進入渤海北部。
燕鳴翔宇渤海邊,大氣磅礴立基園。九州英才盡苦力,十載寒窗化甘甜。周周躬耕育桃李,年年俯首作源泉。快履鄒形成偉業,東意無限更向前。
孔南地區位于渤海灣盆地中部黃驊坳陷的南部,為孔店凸起至燈明寺的廣大坳陷地區,是黃驊坳陷中的第二大富油凹陷。
以渤海灣盆地下第三系為例,將可容納空間概念應用于陸相斷陷盆地層序成因分析和層序劃分。
老鐵山水道位于渤海海峽北部,由南部沖刷槽、北部沖刷槽和中部隆起帶等三個侵蝕地貌單元構成。
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峽延伸,有一條水深達27米的天然水道,直經海峽,通向黃海。
但1969年在同區發生的渤海大地震之前,則平均海平面經歷了長趨勢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