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敦的讀音 渾敦的意思
渾敦 渾敦,模糊不分明的樣子。《神異經》曰:“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耳而不聞,有腹而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而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人有兇德而往依憑之。天使其然,名曰渾沌,一名無耳,一名無心。所居無為,常咋尾回轉,向天而笑。” 《左傳·文公十八年》中說:“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德,丑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即以兇獸喻人,以彰其惡。(概述圖出自撒旦君的《朝拾鬼錄》)
- 渾
- 敦
“渾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ún dūn]
- 漢字注音:
- ㄏㄨㄣˊ ㄉㄨㄣ
- 簡繁字形:
- 渾敦
- 是否常用:
- 否
“渾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同“渾沌 ”。辭典解釋
渾敦 hùn dūn ㄏㄨㄣˋ ㄉㄨㄣ 相傳為堯舜時四兇中的驩兜,為人不分是非、善惡。見《左傳.文公十八年》。后用以指 冥頑糊涂、不開通。也作「渾沌」。
模糊不分明的樣子。《山海經.西山經》:「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也作「渾沌」。
網絡解釋
渾敦
渾敦,模糊不分明的樣子。《神異經》曰:“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耳而不聞,有腹而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而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人有兇德而往依憑之。天使其然,名曰渾沌,一名無耳,一名無心。所居無為,常咋尾回轉,向天而笑。” 《左傳·文公十八年》中說:“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德,丑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即以兇獸喻人,以彰其惡。(概述圖出自撒旦君的《朝拾鬼錄》)
“渾敦”的單字解釋
“渾敦”的相關詞語
* 渾敦的讀音是:hún dūn,渾敦的意思:渾敦 渾敦,模糊不分明的樣子。《神異經》曰:“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耳而不聞,有腹而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而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人有兇德而往依憑之。天使其然,名曰渾沌,一名無耳,一名無心。所居無為,常咋尾回轉,向天而笑。” 《左傳·文公十八年》中說:“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德,丑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即以兇獸喻人,以彰其惡。(概述圖出自撒旦君的《朝拾鬼錄》)
基本解釋
同“渾沌 ”。辭典解釋
渾敦 hùn dūn ㄏㄨㄣˋ ㄉㄨㄣ相傳為堯舜時四兇中的驩兜,為人不分是非、善惡。見《左傳.文公十八年》。后用以指 冥頑糊涂、不開通。也作「渾沌」。
模糊不分明的樣子。《山海經.西山經》:「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也作「渾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