漬墨的讀音 漬墨的意思
漬墨 詞語:zì mò 漬墨(漬墨)(1).墨跡,字跡。 唐 李遠 《題橋賦》:“想夫危梁蘚剝,漬墨蟲穿,長含氣象,久滯風煙,幾遭凡目之見嗤。”(2).積聚墨汁。 唐 張少博 《石硯賦》:“既垂文以呈象,亦澄瀾而漬墨。”。 墨法:黃賓虹先生所提出的七墨法之一。
- 漬
- 墨
“漬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ì mò]
- 漢字注音:
- ㄗˋ ㄇㄛˋ
- 簡繁字形:
- 漬墨
- 是否常用:
- 否
“漬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墨跡,字跡。 2.積聚墨汁。
網絡解釋
漬墨
詞語:zì mò 漬墨(漬墨)(1).墨跡,字跡。 唐 李遠 《題橋賦》:“想夫危梁蘚剝,漬墨蟲穿,長含氣象,久滯風煙,幾遭凡目之見嗤。”(2).積聚墨汁。 唐 張少博 《石硯賦》:“既垂文以呈象,亦澄瀾而漬墨。”。
墨法:黃賓虹先生所提出的七墨法之一。
“漬墨”的單字解釋
【漬】:1.浸泡:“醃漬”、“浸漬”。《三國志?卷二十九?方技傳?華佗傳》:“佗令溫湯近熱,漬手其中,卒可得寐。”2.沾染。宋?陸游《醉歌》:“百騎河灘獵盛秋,至今血漬短貂裘。”3.牲畜感染疫病而死。《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羽鳥曰降,四足曰漬。”4.積留在物體上的汙痕:“油漬”、“墨漬”、“汙漬”。
【墨】:1.寫字繪畫的用品,是用煤煙或松煙等制成的黑色塊狀物,間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別種顏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來的汁:一塊墨。一錠墨。研墨。筆墨紙硯。墨太稠了。2.泛指寫字、繪畫或印刷用的某種顏料:墨水。油墨。3.借指寫的字和畫的畫:墨寶。遺墨。4.比喻學問或讀書識字的能力:胸無點墨。5.木工打直線用的墨線,借指規矩、準則:繩墨。矩墨。6.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鏡。7.貪污:貪墨。墨吏。8.古代的一種刑罰,刺面或額,染上黑色,作為標記。也叫黥。9.(Mò)指墨家。10.姓。11.指墨西哥:墨洋(墨西哥銀圓)。
“漬墨”的相關詞語
* 漬墨的讀音是:zì mò,漬墨的意思:漬墨 詞語:zì mò 漬墨(漬墨)(1).墨跡,字跡。 唐 李遠 《題橋賦》:“想夫危梁蘚剝,漬墨蟲穿,長含氣象,久滯風煙,幾遭凡目之見嗤。”(2).積聚墨汁。 唐 張少博 《石硯賦》:“既垂文以呈象,亦澄瀾而漬墨。”。 墨法:黃賓虹先生所提出的七墨法之一。
基本解釋
1.墨跡,字跡。 2.積聚墨汁。漬墨
詞語:zì mò 漬墨(漬墨)(1).墨跡,字跡。 唐 李遠 《題橋賦》:“想夫危梁蘚剝,漬墨蟲穿,長含氣象,久滯風煙,幾遭凡目之見嗤。”(2).積聚墨汁。 唐 張少博 《石硯賦》:“既垂文以呈象,亦澄瀾而漬墨。”。墨法:黃賓虹先生所提出的七墨法之一。
【漬】:1.浸泡:“醃漬”、“浸漬”。《三國志?卷二十九?方技傳?華佗傳》:“佗令溫湯近熱,漬手其中,卒可得寐。”2.沾染。宋?陸游《醉歌》:“百騎河灘獵盛秋,至今血漬短貂裘。”3.牲畜感染疫病而死。《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羽鳥曰降,四足曰漬。”4.積留在物體上的汙痕:“油漬”、“墨漬”、“汙漬”。
【墨】:1.寫字繪畫的用品,是用煤煙或松煙等制成的黑色塊狀物,間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別種顏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來的汁:一塊墨。一錠墨。研墨。筆墨紙硯。墨太稠了。2.泛指寫字、繪畫或印刷用的某種顏料:墨水。油墨。3.借指寫的字和畫的畫:墨寶。遺墨。4.比喻學問或讀書識字的能力:胸無點墨。5.木工打直線用的墨線,借指規矩、準則:繩墨。矩墨。6.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鏡。7.貪污:貪墨。墨吏。8.古代的一種刑罰,刺面或額,染上黑色,作為標記。也叫黥。9.(Mò)指墨家。10.姓。11.指墨西哥:墨洋(墨西哥銀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