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怎么讀 漭的意思
“漭”字共有1個讀音:
[mǎng]

漢字 | 漭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ㄤˇ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0 |
異體字 | 汒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F2D |
其它編碼 | 五筆:iada 倉頡:etit 鄭碼:vese 四角:34148 |
筆順編碼 | 4411221344132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一丨丨一ノ丶丶一ノ丨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橫 豎 豎 橫 撇 捺 點 橫 撇 豎 |
漭字的意思
〔漭漭〕形容廣闊無邊。
漭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漭
mǎng ㄇㄤˇ
〔漭漭〕形容廣闊無際,如“涉漭漭,馳蘋蘋”。〔漭沆〕形容平廣無際,如“顧臨太液,滄池漭漭”。英語 vast; expansive
德語 gewaltig, ausgedehnt
法語 vaste,étendu
漭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漭 mǎng
〈形〉
(1) (形聲。從水,莽聲。本義:形容洪水廣闊無邊)
(2) 同本義 [(descriptive of flood water) torrential]
涉漭漭,馳蘋蘋。——宋玉《高唐賦》
(3) 又如:漭沆(水廣大的樣子);漭漭(水廣大的樣子)
(4) 寬廣遼闊 [broad]。如:漭彌(廣大的樣子);漭濫(廣遠空闊的樣子);漭洋洋(廣大無涯的樣子);漭泱(廣大的樣子);漭蕩(廣大無際的樣子)
(5) 渺茫,模糊不清 [distant and indistinct]。如:漭晃(猶渺茫);漭滄(空曠迷茫的樣子)
漭字的辭典解釋
漭ㄇㄤˇmǎng
參見「漭漭」、「漭沆」等條。
康熙字典解釋
漭【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模朗切《集韻》《韻會》母朗切《正韻》母黨切,??音莽。《玉篇》平也,廣也,野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過乎泱漭之??。
又水廣遠貌。《宋玉·高唐賦》涉漭漭,馳蘋蘋。
又泱漭,曉色不明之貌。《謝朓詩》晨光復泱漭。
又《廣韻》《集韻》《正韻》??莫浪切,芒去聲。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漭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漭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