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貧拔苦的讀音 濟貧拔苦的意思
【解釋】指救援貧苦人家。【出處】《敦煌變文集·維摩詰講經文》:“常行慈悲,濟貧拔苦,歸將有余數不足者,將安樂施厄者。”【示例】舉善薦君子事,~圣賢心。 ◎明·無名氏《破風詩》第四折
- 濟
- 貧
- 拔
- 苦
“濟貧拔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ì pín bá kǔ]
- 漢字注音:
- ㄐㄧˋ ㄆㄧㄣˊ ㄅㄚˊ ㄎㄨˇ
- 簡繁字形:
- 濟貧拔苦
- 是否常用:
- 否
“濟貧拔苦”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濟貧拔苦 jì pín bá kǔ ㄐㄧˋ ㄆㄧㄣˊ ㄅㄚˊ ㄎㄨˇ 救助貧苦的人。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常行慈悲,濟貧拔苦,歸將有余救不足者,將安樂施危厄者。」
《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竺因此廣舍錢財,濟貧拔苦。」
網絡解釋
【解釋】指救援貧苦人家。
【出處】《敦煌變文集·維摩詰講經文》:“常行慈悲,濟貧拔苦,歸將有余數不足者,將安樂施厄者。”
【示例】舉善薦君子事,~圣賢心。 ◎明·無名氏《破風詩》第四折
“濟貧拔苦”的單字解釋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貧】:同“貧”。
【拔】:1.把固定或隱藏在其他物體里的東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劍。拔刺。拔了一顆牙。拔了禍根。2.吸出(毒氣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選(多指人才):選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類拔萃。6.奪取;攻克(據點、城池等):連拔敵軍三個據點。7.把東西放在涼水里使變涼: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苦】:1.像膽汁或黃連的味道(跟“甘、甜”相對):苦膽。這藥苦極了。2.難受;痛苦:苦笑。艱苦。愁眉苦臉。苦日子過去了。苦盡甘來。3.使痛苦;使難受:一家五口都仗著他養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盡力地:苦勸。苦干。苦思。勤學苦練。6.除去得太多;損耗太過:指甲剪得太苦了。這雙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濟貧拔苦”的相關詞語
* 濟貧拔苦的讀音是:jì pín bá kǔ,濟貧拔苦的意思:【解釋】指救援貧苦人家。【出處】《敦煌變文集·維摩詰講經文》:“常行慈悲,濟貧拔苦,歸將有余數不足者,將安樂施厄者。”【示例】舉善薦君子事,~圣賢心。 ◎明·無名氏《破風詩》第四折
辭典解釋
濟貧拔苦 jì pín bá kǔ ㄐㄧˋ ㄆㄧㄣˊ ㄅㄚˊ ㄎㄨˇ救助貧苦的人。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常行慈悲,濟貧拔苦,歸將有余救不足者,將安樂施危厄者。」
《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竺因此廣舍錢財,濟貧拔苦。」
【解釋】指救援貧苦人家。
【出處】《敦煌變文集·維摩詰講經文》:“常行慈悲,濟貧拔苦,歸將有余數不足者,將安樂施厄者。”
【示例】舉善薦君子事,~圣賢心。 ◎明·無名氏《破風詩》第四折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貧】:同“貧”。
【拔】:1.把固定或隱藏在其他物體里的東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劍。拔刺。拔了一顆牙。拔了禍根。2.吸出(毒氣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選(多指人才):選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類拔萃。6.奪取;攻克(據點、城池等):連拔敵軍三個據點。7.把東西放在涼水里使變涼: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苦】:1.像膽汁或黃連的味道(跟“甘、甜”相對):苦膽。這藥苦極了。2.難受;痛苦:苦笑。艱苦。愁眉苦臉。苦日子過去了。苦盡甘來。3.使痛苦;使難受:一家五口都仗著他養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盡力地:苦勸。苦干。苦思。勤學苦練。6.除去得太多;損耗太過:指甲剪得太苦了。這雙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